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濕地旅游軟硬件同時提昇
2012-01-20 09:49:1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0日訊 隨著“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的打造,濕地生態文化正為哈爾濱描繪一張全新的旅游名片吸引游人的目光。品牌越來越響、游人越來越多。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後發現,由於建設時間短、任務重,很多新建濕地景區出現缺少必要的配套設施、部分景區管理能力不足等問題。他們建議,哈市盡快為濕地環境保護立法。同時,將更多文化元素融入濕地旅游。

  旅游親歷服務員手抓粉條導游一問三不知

  去年濕地節期間,哈市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曲先生帶團到道外區民主濕地觀光,濕地美景讓曲先生一行流連忘返,但景區服務落後、配套設施缺少的問題也成為曲先生心目中一直揮之不去的陰影。

  曲先生說,當旅行團的車輛駛入民主濕地的必經之路時,大家看到了與濕地美景極不和諧的一幕,街路上隨處可見垃圾污物、動物糞便,農家車輛橫七豎八地停在馬路上、道路兩側的民房七扭八歪,讓游客感覺很不舒服。

  到達濕地景區後,曲先生一行又遭到了無船可坐的尷尬。旅游景區的一位負責人告訴他,船公都吃飯去了,游客們要等一個多小時。

  曲先生有二十幾年的導游從業經歷,游歷過中外無數旅游景點,在他的記憶中,遇到游客等服務人員的事兒還是頭一次。

  無奈,游客們只好提前吃午餐。吃飯時,曲先生遇到了一件讓他更加“難忘”的事。一名端盤子的服務員滿指甲裡都是泥,她見盤子中的粉條要掉下來,快速地用手將粉條抓起來又放回盤子裡。曲先生事後說:“游客們沒吃壞肚子真是萬幸啊。”

  整個游覽過程中,游客們不時對民主濕地的壯美景觀發出聲聲贊嘆,有的游客還不由自主地吟誦起“濕地萬千舒壯觀”的詩句。但在此過程中,也不乏遺憾,導游員不停地說著與景區無關的話,而且一問三不知,讓游客們哭笑不得。在船上大約經歷兩個小時游覽,游客下船後到處找廁所,導游告訴他們,隨便找個地方方便吧。

  委員調查 五大問題困擾濕地景區

  配套設施不夠健全

  經過緊鑼密鼓建設,去年夏季,哈市共有13個濕地旅游景區對外開放,由於建設時間短、任務重,很多新建濕地景區缺少必要的配套設施,公廁沒有、道路難通、餐飲設施不足,有的景區甚至沒來得及建設碼頭,游船到達後很難靠岸。

  部分導游人員不專業

  近幾年,哈市旅游市場一直存在導游人員短缺問題,尤其高質量的導游人纔稀少。去年夏天全市同時增加13個旅游景區,但導游人員增加的數量有限。無奈,一些經驗少、甚至沒有資質的導游員只好匆忙上陣應急。部分旅游景區由於實行“本土化”管理,由村民兼導游,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

  部分景區管理疲軟

  濕地旅游開發以來,很多農民參與濕地景區建設和管理,農民人均收入大幅提昇。農民經營的“農家樂”、“漁家樂”也成為創富生金的聚寶盆。但農民參與景區管理能力不足、經驗缺少的問題也暴露無遺。這對濕地旅游後續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市場營銷意識淡薄

  冬季,是各大夏季旅游產品對外營銷的旺季,景區會以產品推介會等多種形式,主動與旅行社建立聯系,謀求與旅行社合作對外宣傳景區旅游產品以及產品價格。據一位資深旅游企業的負責人介紹,到目前為止,我市沒有一家濕地旅游景區主動到旅行社推銷自己的產品。該旅行社主動來到一家濕地旅游景區,准備在營銷、人員培訓以及管理方面為景區作些貢獻,遭到景區相關負責人的拒絕。

  景區產品欠豐富

  各濕地旅游景區基本還保持原始風貌,沒有設計必要的能夠逗留游客的細節產品。比如針對孩子、老人、攝影愛好者等都沒有設計出專屬產品。對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也沒有設計出不同的細節產品。細節產品缺失很難讓游客更長時間逗留在景區,也很難增加景區旅游收入。


  問題延伸配套設施力不從心

  哈市濕地旅游紅火開場,去年夏季旅游總收入達190.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2%。游客接待量為1748.52萬人次,同比增長22.5%。哈市夏季旅游旺季已由原來的七八月份延長到從5月末到“十一”前。

  代表、委員在調查中發現,整個城市的接待能力,如賓館、酒店、機場等接待設施顯得力不從心。

  酒店“一房難求”

  近幾年,哈市經濟型連鎖酒店快速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酒店設施不足的問題。但目前,哈市五星級酒店不到5家,這與哈市快速發展的旅游需求嚴重不符。每到旅游旺季,各大旅行社瘋搶為數不多的大酒店,導致我市五星級酒店價格普遍高於同等城市。

  新加坡是我市主要客源地之一,新加坡游客有一家三口同時出游、同住一間房的習慣,但我市三人間酒店奇缺。每當新加坡團來哈時,旅行社只能協調酒店為游客臨時加床。

  飛機“一票難求”

  哈爾濱機場規模小、設計年吞吐能力600多萬人次,去年全年哈市進出港旅客達到784萬人次。航線少,每到旅游旺季,機票難求,很多乘機入境游客只好選擇先在沈陽等城市落地,然後再乘火車來哈,很容易造成游客分流。

  重要節點停車難

  去年夏天,來哈市的旅游專列激增,僅9月份,從河南等地開來的旅游專列就達到十幾列。每當專列到達之時,幾乎都有十幾輛旅游大巴浩浩蕩蕩地開往哈站,但由於站前沒有規劃旅游車輛專用停車場,十幾輛大巴只能“偷偷摸摸”地停靠在哈站周邊。每當大量游客到站時,站前廣場一片混亂,城市形象大打折扣。在索菲亞教堂和中央大街等著名旅游景區,同樣沒有規劃旅游車輛專用停車場,游客與旅游大巴之間經常“捉迷藏”。

  景區門票價格高

  哈市旅游景區多重觀賞,少參與,重住、行,輕吃、購,旅游業缺乏完整產業鏈條,從而造成旅游人數不少,但收入不高的現象。景區只好在門票價格上大做文章,門票價格一漲再漲。

  代表委員建議 立法保護濕地環境

  政協委員萬利民建議:將文化融入濕地游

  文化是旅游的根本和靈魂,能為旅游的發展提供持續的動力。一個地區的旅游產業能走多遠,從根本上說取決於文化內涵的挖掘。特別是對於以多元文化為特色的哈爾濱市來講,把濕地文化與特色文化相結合尤為重要。

  伏爾加莊園在哈爾濱市旅游市場的崛起,帶給我們很多啟示。伏爾加莊園以哈爾濱歷史為依托,以俄羅斯文化為主題,以聖·尼古拉教堂等近三十座俄羅斯古典建築為特色,集吃、住、游、購完善的旅游綜合服務設施於一體,在去年濕地旅游活動中一炮打響。

  哈市其他濕地旅游景區,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深入挖掘自身的文化內涵,讓景區更有故事、更有文化味道。

  政協委員王嘯楓建議:發行哈爾濱旅游年卡

  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游的需求越來越大。為了讓百姓分享城市改革發展的成果,拉動旅游消費,提昇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全國一些省市如北京、天津、河南、杭州、洛陽等地,紛紛推出旅游年卡、旅游惠民卡。

  近幾年,哈市旅游業得到快速發展,開發了大濕地、大冰雪、大森林等旅游資源。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也激發了百姓的旅游熱情,旅游已成為百姓的一種生活方式。

  建議在哈市發行長期旅游年卡,開展旅游惠民工程。推行旅游一卡通,年卡價格可定在60—80元之間,一卡可暢游15個以上景點,景點數量可逐年增加。開展這項工作,先要對已有成功經驗的省市進行調研,借鑒做法。對年卡收入進行測算,確定對景區補償標准。成立專門機構,由市財政局、旅游局等相關部門參加,統籌協調此事,下設辦公室負責年卡的開發和日常管理工作。設立年卡銷售網點,開發景區刷卡統計系統。

  人大代表於長江建議:為濕地環境保護立法

  為保護濕地生態環境資源,哈市急需為濕地立法,對隨意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予以懲處。政府及景區內的管理部門,可以根據景區的實際情況,開闢出部分場地供游客們娛樂,同時根據游客的需要提供有償服務和必要的設施。硬性規定承包者在經營過程中必須保證經營區域的環境衛生。

  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在景區周邊設立監控設施,把破壞景區環境的行為記錄下來,在媒體上予以曝光。

  人大代表王江建議:鼓勵彈性工作制

  結合哈市旅游業發展實際,建議哈市制定旅游發展戰略規劃,廣泛借鑒發達地區的好思路、好做法,形成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全市旅游產業發展長遠規劃。制定和完善哈爾濱市地方性旅游法規和制度,以法律形式保障和促進我市旅游產業發展。加強對旅游基礎較好的雙城、阿城、五常等區縣(市)和景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交通條件。對前景看好的休閑度假區建設,應因地制宜,調整容積率,使旅游設施建設與自然環境系統相協調。

  鼓勵彈性工作制,平衡釋放旅游需求,增加市民休閑和康體活動時間,建議將周五下班時間適當提前,為市民到近郊休閑旅游和消費提供時間條件。

  措施在線重點提昇“冰城夏都”品牌

  今年,哈市將以中俄互辦“旅游年”活動為契機,重點提昇“冰城夏都”旅游品牌。濕地旅游重點推進道外濱江濕地、太陽島東部濕地旅游景區等項目建設。

  機場:新建T2航站樓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擴建工程總投資為439609萬元。工程完工後,吞吐能力達1800萬人次/年,相當於目前吞吐能力784萬人次/年的兩倍多。工程主要包括新建T2航站樓建築面積為14.8萬平方米,部分改造T1航站樓。

  酒店:五星級酒店增7家

  哈爾濱已簽約建設的五星級酒店有7家,分別是洲際皇冠假日酒店、香格裡拉酒店、麗笙大酒店、哈爾濱富力城、希爾頓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萬豪酒店、哈西萬達酒店(喜來登)。正在洽談的五星級酒店有3家,分別地中海生態酒店、銀泰酒店。融府大廈正在與國際著名大酒店洽談,擬定位為五星級酒店。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