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7日訊(記者 楊禹)燃放鞭炮煙花是春節的傳統習俗,不放鞭炮不像過年。放鞭炮的初衷是為了辭舊迎新圖吉利,但同時也會帶來驚擾市民、污染空氣等問題,甚至引發一些事故。
部分市民深夜燃放鞭炮擾民 走在街上腳邊突然炸開的爆竹讓人憤怒
“春節裡放鞭炮是圖個喜慶勁兒,但到凌晨兩三點還在放炮,影響大家休息。我家有小孩,半夜經常被突然響起的鞭炮聲驚醒,希望大家在自己開心的同時,也能多考慮其他的鄰居。”市民王先生向記者抱怨道。
“出門走親訪友的途中,偶有調皮的小朋友,突然燃放鞭炮扔到人行道上,看見路人被嚇到,他們還忍不住偷笑。這些惡作劇都存在隱患,若是,年紀大或者小朋友被驚嚇可能引發疾病,造成傷害。爆竹隨意燃放,遇到了可燃物容易引發火災。”市民李女生表示。
每年春節期間,醫院都會收到一些因爆竹而受傷的病患,他們有的是自己在燃放鞭炮和爆竹時不小心受傷,有的則是因他人的不文明燃放行為受到傷害。
車輛被燃放的煙花爆竹直接炸傷難賠付
隨處燃放煙花爆竹的危害不僅擾民,還帶來很多安全隱患。過節期間,部分市民的車被鞭炮直接或間接炸傷。經過諮詢,保險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相關規定,實際理賠分兩種情況。如果是車輛被燃放的煙花爆竹直接炸傷、燒傷,保險公司是不會賠償的;此外,如果煙花爆竹在高空爆炸後,剩餘的殘留物墜落砸傷車輛,保險公司是可以賠償的,但車主必須買了車損險。而且,這類理賠設有30%的絕對免賠率。被保險車輛發生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應當由第三方負責賠償,確實無法找到第三方的,保險公司予以賠償,但最多只能賠付70%。
根據規定,燃放煙花爆竹必須在規定時間內,燃放地點也有明確規定。市民燃放煙花爆竹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自覺維護社會公德,不危及他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