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日訊 “家和萬事興”,這是每一對夫妻都知道的大道理。婚姻就像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然而,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去年我市共有35904對夫妻離婚,較上一年增加1968對。在網絡排名的全中國離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中,哈爾濱位居第十。
閃婚族80後成“閃離”主力軍
1月29日(大年初七)作為年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張女士就和丈夫來到香坊區婚姻登記處,帶來了相關證件,來辦理離婚手續。張女士說,她和丈夫是經人介紹相處4個月後結婚的。
“當初剛認識的時候,覺得他這人挺好的,可結婚後纔發現那麼多毛病。生日、情人節從沒送過禮物。臨時有事不回家吃飯也從不事先打招呼。經常偷著把獎金給他父母……在張女士數落前夫的不是時,記者發現基本都是一些家庭瑣事。
香坊區婚姻登記處科長張桂英告訴記者,近兩年來,剛步入婚姻沒幾年的“80後”佔了離婚大軍中相當大的一部分,他們中很多人當初沒有認真了解、相處,就匆忙進入婚姻。這些獨生子女較任性,生活中常以自我為中心,在婚姻生活中的忍讓性、寬容度都不夠,出現矛盾後不會替另一半著想。同時又對婚姻期望值非常高,一旦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想法,就會用離婚來解決問題。
黃婚戀被“分心眼”攪黃
“黃昏戀”本來無限美好,可卻有一些再婚老人,因為“分心眼”而最後分道揚鑣。72歲的鄭大爺剛和結婚一年的老伴離了婚。說到原因,老爺子使勁地嘆了口氣。一個月5000多元的工資都被“後老伴”控制著不說,就連兒女買來的吃喝,也被她“轉移”給了自己的子女,還天天要求鄭大爺把房證改成她的名。
因為吃的跟不上,老爺子竟被查出了重度營養不良。忍無可忍的鄭大爺最終和“後老伴”分手告終。
像這樣的事情,在老年離婚者中佔大多數,為此,婚姻專家提醒再婚的老年人,婚前的相關約定及公證一定要認真對待,免得日後惹來羅亂。
婚外情仍然是第一“元凶”
“婚外情”還是殺死婚姻的第一“凶手”,道裡區婚姻登記處科長翟彩霞說。昨天上午,記者在道裡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門口,見到了正在填寫離婚協議書的一對夫妻。丈夫告訴記者,是他的錯,一時糊涂出軌,對不起妻子,葬送了婚姻。他給妻子真誠地道過歉,可妻子卻表示這樣的傷害她無法原諒,即使在一起生活也無法像以前一樣信任他,婚姻也偏離了原來的軌道。
翟科長說,現在女性經濟地位提高,很多人收入不錯,因此在婚姻上更要求平等和尊重。另外,北方人地域性格中的隱忍力相對差一些,剛性的東西多一些。
小夫妻拌嘴成“兩家戰爭”
孩子不到2周歲,孫先生卻因為瑣事和妻子吵架,岳父母覺得閨女受委屈,前來助戰,最後上昇到兩家老人都來參戰,最後孫先生夫妻也帶著離婚協議書走進了民政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因為父母介入到兒女的婚姻中,過多地乾預子女婚姻,而導致親家雙方不滿,爆發爭吵導致離婚的也在逐漸增多。教育孫輩的問題、家務活的分配、甚至連過年在誰家過、在小兩口爭吵中偏向於自己子女,過多乾涉……都能成為爭吵的由頭。夫妻之間的很多小吵本來是過一會就能和好的,卻因為父母的愛,怕吃虧,而越吵越大,最後在雙方家長的助陣下,都不肯低頭而離婚。
婚姻當步步心精
“婚姻不是領了證,說了海誓山盟就完事了,而是需要一生不斷經營的。”哈爾濱婚姻醫院院長徐磊說。夫妻之間要學會溝通,這樣的溝通是有效溝通,一次只說一件事,不翻舊賬、不牽扯家人,要學會聽別人講話,要學會說對不起。在婚姻中要學會角色轉換,處理好姻親關系,婚後不僅是父母的兒女,還是丈夫或妻子,還是女婿或兒媳,還是爸爸和媽媽,要處理好各種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