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放大『貿旅牽動』輻射效應 旅游收入突破70億
2012-02-03 11:22:50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張守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3日訊 對俄貿易是牡丹江市最大的比較優勢,旅游資源富集又是牡丹江市得天獨厚的稟賦。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轉型,貿易旅游業對牡丹江市經濟發展的牽動作用將會越來越強。

  《貿易旅游新突破實施方案》提出,今年牡丹江市將深入實施“貿旅牽動”戰略,堅持“進口抓落地、出口抓加工、貿易抓轉型、合作抓延伸”的原則,加快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建設,做好旅游“延時、延線、增值、增量、創優”五篇文章,推動全市旅游業由兩季興旺向四季繁榮轉變,實現商務旅游工作的新突破,以商務旅游事業的大發展助推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更大發展。

  今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要達到120億美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6億元,增長17%;接待國內外旅游者達到118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以上。

  大基地--實施貿易加工區提檔擴容工程,打造內外互動、連鎖加工的大基地

   以加快園區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實現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提檔擴容,把牡丹江市打造成為內外互動、連鎖加工的大基地。

  【園區承載】提昇園區承載能力。爭取外貿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地產品出口獎勵等資金2100萬元,扶持、培育120家進出口總額超千萬美元的外貿企業,全年組織40家企業尤其是生產企業有針對性地參加境內外展銷會,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內外聯動】加快境內外園區聯動發展。壯大跨境連鎖加工模式,大力發展境內與境外園區互為原材料供應通道、互為進出口加工基地、互為銷售市場的跨境連鎖加工。在擴大能源、資源類商品進口上實現新突破,並依托進口資源開展精深加工,實現落地加工率達43%,提高進口產品附加值。暢通優勢農產品、工業自主品牌等地產品出口渠道,實現地產品出口比重達10%。

  大通道--實施加快物流產業發展工程,打造南聯北開、輻射內外的大通道

   以路網建設為基礎,以提昇口岸功能為突破口,全面加快物流產業發展,把我市打造成為南聯北開、輻射內外的大通道。

  【口岸放大】放大東寧口岸作用。突出東寧口岸在全市沿邊開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加強、加快口岸建設,推進口岸昇級改造項目建設,積極爭取公路口岸提昇為國際客貨運輸口岸,使其具備第三國客貨通關能力,把東寧建設成為國家級中俄地方合作試點示范基地。

  【路網建設】全面加快路網建設。推進牡綏、東邊道鐵路建設,爭取哈牡和牡佳鐵路改造、東烏國際鐵路對接、引俄羅斯寬軌進穆棱,加快機場遷建擴建,增加航空口岸航班密度及航線,力爭恢復牡丹江至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班,增加牡丹江至北京航班,使夏季每天達3班,冬季每天達2班。

  【做強物流】做大做強物流產業。出臺《牡丹江市關於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舉辦國家級物流業高峰論壇,全面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和國內長吉圖、遼寧沿海經濟帶的合作,強化與綏滿沿邊開放帶各城市的對接,爭取全省物流業現場會在牡丹江召開。

  【通道建設】全面加快大通道建設。進一步暢通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納霍德卡港口出海的陸海聯運大通道。加快鐵海聯運大連港物流場站項目建設,打通鐵海聯運大連港通道。探索丹東港新出海大通道,逐步形成東出符拉迪沃斯托克、南下圖們江、西連滿洲裡,輻射國內外的陸海和鐵海聯運通道。

  大平臺--實施市場體系建設工程,打造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大平臺

   充分運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全面加快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體系建設,把我市打造成為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大平臺

  【提質增速】促進外經貿提質增速。把握住沿邊開放的戰略機遇,應對我市對外經貿面臨的新形勢,出臺《牡丹江市關於促進外經貿發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創新貿易方式、提昇貿易層次、拓展服務領域,促進對外貿易規模與效益協調增長。

  【流通體系】推進城鄉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昇級改造農產品批發市場,推進鄉鎮商貿服務中心建設,深化農超對接工作,繼續做好“萬村千鄉”、“家電下鄉”工程,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提高農民消費質量。爭取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

  【會展主體】培育會展主體,壯大會展人纔隊伍,加強會展區域合作。積極承辦全國性、國際性展覽展示、品牌發布、貿易洽談等商務活動,精心辦好木博會、黑木耳節、中俄機電產品展銷會、中國(牡丹江)國際鑽采裝備展覽會等一批面向國內外市場的品牌展會。

  大窗口--實施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工程,打造展示形象、推動合作的大窗口

   全面加強經貿合作,拓展人文交流,擴大沿邊開放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把我市打造成為展示形象、推動合作的大窗口。

  【開放意識】強化沿邊開放意識。各縣(市)區要深刻理解、把握沿邊開放的大概念,進一步強化沿邊開放意識,積極運用國家和省沿邊開放的新政策,提昇物流園區功能,促進口岸功能內移,加快開放合作。

  【拓展市場】重點組織企業入駐莫斯科格林伍德黑龍江名優商品展銷中心。在組織企業深度開發俄、日、韓、美等傳統市場的同時,積極開發東盟、中東、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使我市經貿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170個,加速形成全方位、多元化、高層次的國際市場格局。

  大氛圍--實施旅游發展環境優化工程,打造人人重視旅游、關注旅游、支持旅游發展的大氛圍

   出臺《牡丹江市關於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成立旅游產業發展委員會,采取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專項會議和現場辦公等方式,實行高層協調和綜合調度,破解制約旅游發展的各類障礙性因素,加快推進旅游資源開發進程。

  【他山之石】借鑒江、浙等旅游發達地區成功模式,探索牡丹江市旅游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賦予鏡泊湖旅游風景區行政職能,鏡泊湖旅游集團公司按照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三權分離的辦法經營運作,發揮鏡泊湖的龍頭地位和品牌作用。

  【產業創新】圍繞游客關注的“食、住、行、游、娛、購”方面進行技術創新與應用推廣,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建設,構建覆蓋全市的現代化、寬帶化、智能化信息網絡。爭取舉辦全國紅色旅游導游講解師資格培訓班。

  【精品工程】實施旅游精品項目工程,打造更多、更好、更美,值得游客回味的旅游景點。全力做好恆大集團鏡泊湖世紀旅游城項目的跟蹤服務,使其早開工、早見效、早受益。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