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4日訊 巴彥縣健全生豬繁改、防疫、科技支橕、飼料獸藥供應、網絡服務『五大鐵拳』體系建設,促進生豬養殖迅猛發展。截至2011年年底,巴彥縣已連續五年獲評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生豬飼養量年均增長10.7%。
該縣首先從健全完善生豬繁改體系入手,按照縣有中心、鄉有站、村有繁育點的要求,加強縣、鄉、村三級繁改體系建設,全縣已建供應豬鮮精子站4個,村級繁育點達到58處,培養生豬鮮精人工受精技術員174人。同時,加大新品種引進和培植力度,建設了4處省級原種豬場、10處二元母豬繁育場,形成『塔形』的種豬繁育模式,滿足了全縣生豬繁改需求。其次,健全和完善防疫體系,縣政府投資近1200萬元新建了2570平方米的縣級生豬疫控中心,提高對疫病防控及對病死生豬無害化處理能力。他們推行生豬免疫檔案和出欄報檢制度,規范屠宰檢疫、產地檢疫行為,生豬疫病防控和屠宰檢疫比例均達到100%。設立339個疫病監測點,強化生豬疫病應急處理能力;設立生豬防疫110電話,及時掌握生豬生產動態,提高了疫病防控應急處理能力。
這個縣與東北農業大學建立了穩固的校縣合作關系,健全完善科技支橕體系。東北農業大學定期派出生豬養殖專家、教授培訓生豬養殖業戶,全面提高生豬養殖水平,養殖小區、規模豬場以及養豬大戶的生豬養殖全部采用『種豬配套良種化、飼料全價專用化、防疫保健程序化、豬捨環境規范化、飼養管理模式化』五項集成配套飼養管理技術,提高了生豬養殖科技含量。該縣還著力構築綠色原料種植、綠色飼料生產、綠色生豬養殖、銷售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健全完善飼料獸藥供應體系。同時,加大域外入境飼料、獸藥檢驗檢測力度,嚴把入口關,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特別是加大對飼料中添加『瘦肉精』等違禁物質的檢測和打擊力度,淨化飼料、獸藥銷售市場。近年來,全縣未發生過生豬飼養投入品安全事故。針對近幾年生豬價格波動變化頻繁的實際,該縣投入20多萬元為鄉鎮畜牧中心和大型養豬場購置了電腦等設備,建立起覆蓋全縣的信息服務網絡,及時向生豬養殖戶發布預警信息,引導養豬戶合理調整生豬養殖時段,規避市場風險,減少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