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7日訊 數九寒冬,雖然已是建設施工淡季,可在齊齊哈爾市勞動湖南擴一期工地現場,重型翻斗車穿梭往來,大型挖掘機、灌樁機緊張鑽孔灌樁,廣大建設者正在橋梁工程、土方及湖岸工程工地緊鑼密鼓展開施工,為全面完成勞動湖南擴贏得寶貴時間。
2011年,齊齊哈爾市堅持『經濟發展,產業先行』思路,全面實施大項目戰略,用項目引領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昇級,有力促進了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十二五』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取得良好開局,呈現出項目數量增多、投資規模加大、項目結構趨好、建設速度加快、拉動能力增強的特點。
2011年,全市共確定5000萬元以上重點推進項目201個,比2010年確定重點推進的項目增加80個,是近年來推進力度最大、推進項目數量最多的一年,項目總投資2050億元,超億元的154項,超10億元的28項,超百億元的5項。同時,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醫藥『三新』項目實現較大突破,國華富裕、龍源克山風電項目並網發電,遼能克山生物質發電開工建設,訥河普邦明膠、昂昂溪安泰生物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全年實際完成投資205.7億元,首次突破200億元,為年度投資計劃的123%。一拖黑龍江現代農業裝備基地建設項目,目前完成投資5.4億元,2011年9月實現第一臺拖拉機順利下線。龍華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園項目完成投資7.3億元,電機廠房、車輛廠房、綜合辦公樓土建工程完工,設備正在進行安裝。同時,龍江中糧6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依安牧龍王瓷業公司年產650萬平方米劈開磚項目、深圳華南城集團齊齊哈爾新城建設項目等一大批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齊齊哈爾市把項目建設作為『第一工程』,市委市政府確定『全黨抓項目,全民搞招商』的思路,舉全市之力推進大項目建設。市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定期研究項目推進工作,市委書記郝會龍、市長韓冬炎等親赴外地招商引資、落實項目,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相關縣(市)區和企業成立機構,項目落實到單位,責任落實到人,形成問題在一線協調、難題在一線破解、業績在一線創造的推進機制。全市36個省級重點產業項目和200個市級重點項目實行領導乾部包保責任制,制定項目推進計劃和考核方案,實施一個重點項目、一個責任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實施辦法、一張工期圖表『五個一』推進機制,大力度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全市把項目績效作為『第一標准』,從2010年起,市委市政府實行項目建設三年考核制,每年考核一次。把項目推進作為單位評先、乾部評優和選拔任用的重要條件,對於超額完成當年目標的縣(市)區黨政班子給予獎勵,三年總評超額完成目標的給予重獎,成績突出的縣(市)區黨政領導按乾部任用程序給予重用。
在由香港、福建和遼寧三地客商共同投資建設的齊齊哈爾牧龍王瓷業項目現場,記者看到,工人正在緊張地進行陶瓷劈開磚生產線設備調試,爭取早日投產達效。為推進大項目建設,齊齊哈爾市創新行政審批制度,建立項目聯動服務制度和超前審批制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提高審批效能。建華區舉全區之力服務一拖項目建設。市發改委、工信委、科技局等部門現場辦公,幫助企業謀劃項目,為18家企業爭取中央和省資金4.5億元。國土、交通、衛生、教育、人保等部門積極與項目單位對接,召開項目聯席會、項目協調會、銀企對接會,及時解決項目建設出現的問題,確保項目建設按計劃推進。
這個市通過建立大項目督導機制和定期督導通報制度,對大項目建設實行進度監督、質量監管、責任監察。市發改委三次組織對省市重點項目進行督導;統計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和監控。該市積極加強項目監管,對於國家和省投資的項目,資金使用實行聯合審批制,由項目單位根據施工進度提出資金申請,財政部門審核撥付,建設資金實行專戶存儲、專人管理、專款專用,防止擠挪現象發生。不斷完善項目建設質量體系,按照基本建設程序,用科學完善的制度規范項目建設行為。經常開展項目稽查工作,定期召開項目匯報會和分析會,掌握項目建設動態,研究和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確保項目建設的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