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7日訊 俗話說,無酒不成席。家人團聚,朋友聚會中,酒是必不可少的。在國人最為重視的春節中,酒,當仁不讓地成為家庭節日消費中最為重要的支出之一。
春節期間,酒類市場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為火爆的銷售高峰。其中,白酒,尤其是中高端白酒市場更是倍受關注,可謂『漲聲』一片,一些高端白酒甚至由千元左右一瓶躥昇至兩千元左右一瓶。近日,記者實地踏查,對我市白酒市場進行了相關了解。
高端酒貨源緊帶頭『鼓漲』
『從去年初開始,像茅臺酒和五糧液等一些高端白酒的價格就一直處在上漲的趨勢中,在臨近春節期間,漲幅更是突飛猛進。』一家酒類專賣店銷售人員介紹。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市面上銷售的各類高端白酒一直漲勢凶猛。記者在雙鴨山市大型超市和一些酒類專賣店了解到,53度飛天茅臺,已從1000元左右漲到了2000元以上。某大型超市酒類銷售員告訴記者,盡管已經漲到2000多元一瓶,但最近的銷量還是不錯,每天能賣出四五瓶,而且現在貨源還出現緊缺現象。
即便是五糧液、茅臺酒零售價一漲再漲,但貨源仍然偏緊。位於三馬路的某煙酒專賣店負責人說,店內五糧液、茅臺只剩下幾瓶,供貨出現緊缺。另一位商家介紹,由於飛天茅臺持續斷貨已有3個月,主要是由於市場上貨源供應非常緊張,因此售價不斷躥昇,如果貨源繼續緊缺,還會上漲。目前更多的消費者開始轉向劍南春、郎酒、瀘州老窖等品牌。
雙鴨山市一位長期從事酒水銷售的杜先生分析認為,由於茅臺酒和五糧液屬於白酒中相對稀缺的資源品,特別是茅臺酒,產量每年都維持在一定的數量,而隨著消費群體不斷擴大,導致供求關系失衡。成本的小幅度上漲與高端白酒價格上漲沒有太大的聯系,需求增加,纔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中低端白酒緊跟『漲風』
在三馬路一家酒類專賣店記者看到,劍南春、郎酒等中檔酒已擺在進門最顯眼處。銷售員告訴記者,此類中檔白酒價格最近也在上漲,一般漲幅在10%左右,但是隨著高檔酒價格的猛漲,相對一些價格在百元左右的中檔酒來說,就受到大眾消費者宴請賓朋好友或走親訪友的青睞,銷量一直在攀昇。
『購買高端酒也就是名酒的人,一般來說用來送禮的居多,主要就是衝著牌子夠有名,能象征身份,覺得送人有面子而買的。像郎酒、茅臺王子等這些酒,價位不高,口感也很好,一般大型酒店和超市的銷量都很好。』銷售員如是說。
據業內人士介紹,白酒跟風漲價是不變的准則,高端白酒一漲價,中端品牌肯定會跟風漲價,只有這樣纔能縮小差距,繼續保持中端的地位。因此,在茅臺酒、五糧液等高端酒價格上漲時,劍南春等品牌的提價,必將引發行業內又一次的漲價熱潮。
諸多因素合力『漲聲』一片
據了解,雖說傳統佳節成為白酒漲勢不斷的重要因素,但其他一些促使白酒價格不斷上漲的因素也不可小視。
比如,物價上漲因素就是造成酒類成本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白酒釀造需要的高粱、小米、紅豆、綠豆等糧食作物,從去年初,這些糧食尤其是部分雜糧,價格明顯上漲,讓生產企業有些措手不及。同時,運輸成本也是個大問題。燃油價格不斷提高,導致企業運輸花銷也是一提再提,以及職工工資等人工成本漲速也加快。在這些綜合成本同時增加的壓力下,白酒生產企業自然會從酒的銷售價格上做文章。
有關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的白酒價格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中低端白酒,迫於成本壓力不得不提價,但提價幅度非常有限,利潤甚至可能會縮水;另一種就是高端白酒,為了『品牌價值』不斷提價,利潤空間也越來越大。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價格的變動自然有其內在的規律。酒,不僅僅是作為物質存在,作為一種產業,它更蘊含了一種文化,成為人們進行溝通、交流的一種媒介。基於這樣的理解,無論其價高幾何,我們都應該理性地去面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