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2月1日起實施
2012-02-08 08:39:0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魏林 武麗文 桑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8日訊 2011年我省非公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佔全省GDP51%,橕起全省國民經濟『半壁江山』。但佔非公經濟主體的我省中小企業依然飽受創業難、融資難、招工難等難題困擾。2月1日,《黑龍江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省歷史上第一次為中小企業發展制定地方性法規,旨在鼓勵、引導和規范中小企業發展。在這個全社會呼吁創業、創新的春天,我們將目光再次聚焦中小企業,為其把脈開良方。

  1

  窘境

  中小企業跑得快羈絆多

  省工信委副主任趙磊在接受采訪時,開門見山地道出了我省中小企業的窘境:創業難、融資難、負擔重。目前中小企業雖然進入我省歷史上發展最快時期,卻羈絆過多。如何幫助企業擺脫困境解決難題,管理部門百思求解。

  『雖然融資難是全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同一難題,但我省中小企業有其自身原因。其一我省金融體制機制不靈活,信用擔保體系發展滯後,其二我省中小企業存在資信低、管理不規范、企業制度不健全、缺乏長遠規劃的問題,即使有社會資本想要參與也會被這樣素質不高的企業嚇住。我省多數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強,缺少科研隊伍的參與,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應用程度低。

  與此同時,中小企業成長的環境不夠寬松,企業負擔重,存在「蓋章難」、「辦事難」,創業氛圍不濃。』趙磊說起這些的時候頗感無奈。他同時說道,雖然我省中小企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但是與國內經濟發達省份相比,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還有較大差距。以2010年為例,我省中小企業規模僅是江蘇的1/5、遼寧的1/2。『中小企業的發展快慢已成為拉動我省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今年又是國家提出的中小企業服務年,作為主管部門我們真的感到了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趙磊說。

  2

  求解

  為創業融資難題開處方

  在談到創業難話題時,趙磊給出了這樣的破解之道:『我們要從改善創業環境開始著手。首先要成立省市級的中小企業(非公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中小企業發展的重大難題。結合「中小企業服務年」活動,認真落實稅費減免的政策,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實行中省直部門幫扶制度,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其次,建立為中小企業提供多功能服務的公共平臺,實現一站式服務,讓企業辦事不再難,還可提供融資、研發、檢驗、檢測和培訓等社會化服務,提昇企業素質,幫助企業進入規范發展的軌道。』

  針對融資難題,趙磊建議:『工作中地方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最大。所以建議政府可以采取注資的形式,支持地方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入。對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業績突出的金融機構也可予以獎勵。省市級政府要設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風險補償金,為業績突出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補充資金,提高擔保能力。省市級財政預算應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並隨財力的增長而增加,並且保證專款專用。』

  3

  立法

  條例保障中小企業發展

  近年我省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好政策落實難、執行難的狀況屢有發生。為中小企業立法,為中小企業發展橕起保護傘的呼聲越來越高。

  2012年的春天,發展中的黑龍江中小企業收到了一份最好的禮物:《黑龍江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於2月1日正式實施。這個條例在對中小企業創業扶持、資金支持、創新推動、市場開拓、服務保障和權益保護6大方面進行了立法。

  『該條例起草是由省人大財經委、省政府法制辦和省工信委共同組成的立法工作組,先後赴吉林、山東等省份進行立法考察,又在省內6個地市和8個縣進行調研,與政府部門和企業代表進行了多番諮詢和論證,九易其稿,在2011年12月終於在省人大通過了。』趙磊說。

  《黑龍江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是我省歷史上第一部專門鼓勵、引導中小企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條例》一方面可以將我省近年來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的措施和辦法通過地方立法的形式將其固定下來,從而為我省中小企業發展提供穩定、良好的環境。一方面可以通過法規將人纔、錢財向中小企業引導。』趙磊舉例說,針對我省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的問題,《條例》專門做了5條鼓勵創新的規定,而首次明確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可以評估作價參加創辦中小企業的新規,不但降低了企業創業的門檻,更將引導各類專業人纔向中小企業流動。

  此外,《條例》在第一章中就規定中小企業的財產權、經營權、公平競爭權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中小企業應當依法經營、誠實守信,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得侵犯本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開章明義,告知中小企業的權益和義務,既有利於保護企業,為企業創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又可以保護職工權益,倡導依法經營,建立誠信,留住人纔。這是因為保護企業權益、打造寬松的發展環境,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是為中小企業「輸血」。監督企業誠信、規范企業發展是為中小企業「造血」。只有「輸血」與「造血」功能兼備,我省的中小企業纔會更好更快的發展。』省工信委副主任趙磊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