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南岔區委創新發展模式助職工致富
2012-02-09 14:27:54 來源:東北網  作者:郝佔君 賈春華 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9日訊(郝佔君 賈春華 記者侯巍)伊春市南岔區委在“三創”活動中,針對基層單位的職工(農民)發展自營經濟經營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等狀況,積極創新組織發展模式,加快了黨組織和黨員創業發展的步伐。

  創新發展機制。針對主伐停伐、林場(所)撤並、林權改革、農村發展的實際,在各林場所、農村推行了“支部+協會+帶頭人”這一新的黨建工作模式。采取“思想引導、政策扶持、黨員帶動”等措施,由林場所、農村黨組織牽頭,把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各類鄉土人纔和職工自營經濟大戶組織起來,建立各產業協會組織。目前,全區在民政部門注冊的各類專業經濟協會有32個,協會會員1100多人,其中黨員152人,協會全部成立了黨組織。

  建設發展基地。以農業為基礎,以產業為依托,以專業協會為載體,以富民為目的,通過支部抓協會,協會帶農戶,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民增收。浩良河鎮五七村黨支部一班人圍繞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立足資源和傳統優勢,著力發展經濟作物等特色產業,在大田種植中,以大豆為主,種植面積達3600畝,僅王科友一人就種600畝,劉喜發105畝,種四、五十畝大豆的農戶數佔全村的三分之一,黨員戶佔75%以上。

  培育發展能力。晨明鎮星星村黨支部整合全村黑木耳資源,組建了“南岔區信誠黑木耳專業合作社”,打造產銷一體化、規模化種植產業基地。合作社佔地面積2664平方米,臨時廠房200平方米,預計年產值可達437萬元,利潤98萬元。南岔林業局松青經營所黨總支組建了全區最大的養貉子基地,種貉120只、商品貉1500只,僅此一項年收入就突破10萬元,帶動了26名職工致富。南岔林業局岩石所黨支部成立返魂草種植合作社,先後帶動14戶職工加入到合作社,種植面積增加到1100多畝,合作社年收入120餘萬元。晨明鎮晨明村黨員李慶軍經營建築材料生意,他免費培訓有創業能力的黨員群眾5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300多份,並成立了晨興建材合作社黨支部,帶領30多名黨員群眾創業。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