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長達110多天無有效降水 春種前期乾旱已成定局
2012-02-09 15:55:36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卜憲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9日訊 2月7日,記者從市氣象部門和農業部門了解到,雖然日前大慶迎來了一場小雪,但仍是無效降水,至此,大慶已長達110多天無有效降水,春種前期乾旱已成定局。

  去年秋季以來,全省降水普遍偏少,大慶更是創下冬季降雪55年來最少歷史,已長達110多天無有效降水。全市耕地全部裸露,沒有積雪覆蓋,去年秋季又是乾封地,加之一冬乾冷氣候天氣,造成土壤水分大量散失,春種前期乾旱已成定局。另據省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四、五月份降水不多,整個春季發生嚴重乾旱的可能性很大。

  為此,大慶要求各鄉鎮及有關部門,早動手、早准備,樹立“防災、抗災”意識,堅持抗災奪豐收的思想不動搖,認真分析今春乾旱發展趨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早開展以抗旱為主的備春耕工作。

  據市農委總經濟師、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世喜介紹,農民要想在春旱的前提下種好農作物,應做好七個方面的准備工作。一是在工程抗旱上,旱田要繼續開展以打水源井為主的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和人工增雨作業,水田搶蓄桃花水,采取旱整地,早泡田;二是在機械化抗旱上,推廣噴灌、滴灌和機械化行走式節水灌溉技術;三是在技術抗旱上,繼續采取坐濾水種,大力推廣地膜覆蓋技術;四是在機械抗旱上,通過機械深松,采取少耕、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五是在物資抗旱上,儲備抗旱水罐、柴油、保水劑、抗旱劑和抗旱種衣劑等抗旱物資;六是在作物和品種選擇上,結合種植業結構調整,科學選擇抗旱作物和抗旱作物品種;七是在農藝抗旱上,制定抗旱技術方案,旱田推廣抗旱栽培技術,水田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