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張晶川:在新的起點上創業創新創優 建設和諧牡丹江
2012-02-13 10:23:55 來源:東北網  作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牡丹江市委書記張晶川接受記者采訪。東北網記者 侯巍 攝

 東北網2月13日訊(記者 侯巍) 創業、創新、創優活動是省委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深入推進“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的有效載體,也是牡丹江加快“五城建設”、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動力和契機。牡丹江市委書記張晶川2月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中共牡丹江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和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戰略部署,准確把握科學技術發展的時代特征、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的消費特征、投資拉動佔主導的階段特征、中俄地方經貿合作更加緊密的開放特征,精心謀劃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把“創業、創新、創優”活動與去年以來牡丹江市開展的“求實、務實、落實、創新、創一流”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以“三創”和“三實兩創”為動力,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全面加快“五城建設”,力爭五年目標四年完成,再造一個牡丹江經濟,為龍江經濟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加快拉開“五城建設”發展框架,構建大創業格局。創業是發展之基、富民之本。我們要全面燃起創業激情,走出一條具有牡丹江特色的創業發展之路。以“五城建設”統攬創業。“五城建設”是牡丹江市准確把握發展規律、市情特征和創業內涵,確定的牡丹江“十二五”發展方向。加快建設現代產業城市,就是要大力發展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以產業昇級推動經濟發展;加快建設沿邊開放先導城市,就是要打造內外互動、連鎖加工的大基地,南聯北開、輻射內外的大通道,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大平臺,展示形象、推動合作的大窗口,爭創東北亞經濟圈開放合作先鋒;加快建設一體化發展先行城市,就是要推動中心城市和縣域同步發展、小城鎮和新農村同步建設、合作共建延伸拓展,構建全域統籌、城鄉融合的新格局;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就是要拉開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深化文明創建,打造環境優美、秀氣現代的新家園;加快建設和諧幸福城市,就是要實施收入倍增計劃,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讓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安康、舒心愉悅的美好生活。以重點突破加快創業。著眼“五城建設”的具體化、激情創業的行動化,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強力推進2012年“十項重點工作”,帶動各方面工作實現新突破。主要是:堅持經濟工作項目化,打好投資拉動攻堅戰,確保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按原統計口徑);深化“三大戰略”,加快工業裂變昇級、拓寬融資渠道、貿易旅游新突破,力促10大項目產能翻番,政府性融資突破100億元,旅游業總收入突破70億元;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科技強農和城鄉統籌,加快實現“小農業”有大作為,推動統籌城鄉實現新突破;抓好“三優”文明城創建、促進民生大改善、構建社會管理新格局、推動文化大發展,進一步提昇城市功能和民生質量。以政策措施激活創業。堅持以創業帶就業,實施全民創業工程,完善鼓勵創業的配套政策措施,優化創業環境,爭創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掀起全民創業新熱潮。今年要投放小額擔保貸款1.5億元以上。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著力解決好高校畢業生、企業職工、進城務工農民、中低收入等群體就業難題。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服務年”活動,扶持小微企業創業。落實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實施技術入股、鼓勵兼職兼薪等新措施,增強科技創新的驅動力。

  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先行先試,構建大創新格局。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之源。我們要緊密結合發展實踐,以創新發展理念指導實踐、以創新體制機制破解難題、以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工作。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高度重視、充分發揮體制機制的根本性作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市區財稅、城管改革,完善投融資機制;圍繞城鄉一體化發展,積極推進戶籍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城鄉銜接的制度體系;深化文化體制、教育體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強化科技創新驅動。科技牽動發展、引領未來。要堅持以培育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產權、創新型企業為重點,構建“產學研聯盟”,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特種材料產業化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加快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利用五年時間實現發明專利和科技型企業數量翻兩番,全社會研發投入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翻一番。完善金融支橕體系。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要深化“金融強市”戰略,構建多元化、多層次、開放型的金融服務體系,積極發展高效率的銀行業、廣覆蓋的保險業、有競爭力的證券業、充滿活力的擔保和中介服務業,打造全省東南部金融中心。多元拓展融資渠道,實施金融信貸、上市融資、政府融資、招商引資、企業籌資、財政投入和激活民間資金多路並進,支橕大建設、大投入、大發展。創新乾部選任機制。按照德纔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准,樹立“重實績、重公論、重品行”的用人導向,創新實行領導乾部多元推薦提名、公開比選、中層崗位競爭上崗、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聘任“四位一體”乾部選拔任用機制,大力選拔有思想、有激情、有韌勁、敢擔當的乾部,多渠道、大規模培養鍛煉乾部,打造創業創新創優的團隊。

  營造全市上下創一流的濃厚氛圍,構建大創優格局。創優是跨越爭先的實現路徑。要堅持以各項工作創一流為目標,打造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執行作風、一流的發展環境、一流的工作業績。提昇文化引領力。精神文化的充實與引領是和諧幸福的內在要求。牡丹江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要突出文化引領、文化惠民、文化支橕“三個重點”,把“三創”內涵融入到全市文化建設當中,弘揚激情文化、落實文化、傳統文化、包容文化,提昇城市文化氣質和黨員乾部群眾爭創一流的精氣神,確保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通過驗收。提昇落實執行力。牡丹江以往加快發展的成效,得益於緊緊抓住了思想、項目、乾部、環境“四要素”,深入開展“三實兩創”活動,有效提昇了執行力。今年將深入開展“落實執行年”活動,作為“三創”活動的推進措施和重要抓手,引導全市黨員乾部,以敢於擔當、雷厲風行、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精神抓落實,以優良的學習、創新、實踐能力抓落實,以爭創一流的標准和質量抓落實。提昇環境吸引力。環境效能是衡量一個地區發展競爭力的主要標志。要以執行效能更高、審批速度更快、收費標准更低、服務質量更優為標准,深入開展“萬人評百科”活動,暢通行政審批服務“綠色通道”,對100個職能部門重點科室,實行社會公開評議,以百科帶動全市機關作風轉變、服務提昇,打造為民親商重企的優良環境。提昇獎懲的激勵約束力。一方面,健全完善鼓勵創業創新創優的激勵機制,完善經濟發展特別獎、創新突破獎和目標管理獎勵的相關辦法,充分調動全市廣大乾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另一方面,創新行政問責工作機制,實施“整風肅紀行動”,治庸提素質、治懶提效率、治散提乾勁、治奢提風氣、治亂提標准,問責“慢作為”,懲處“不落實”,整治“中梗阻”,有效保障工作落實、推動發展提速、贏得群眾信任。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