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4日訊 眼下,冰城市民冬春季吃菜,九成要靠從山東壽光“進口”。與冬春季蔬菜自給率達100%的“鄰居”沈陽相比,冰城何時能“斷奶”,不再依賴“南菜北運”解決吃菜問題?記者昨天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五常市將新建1萬棟溫室大棚,投產後蔬菜年產量預計可達2億公斤。這或將給東北冬春季蔬菜市場帶來一場革命,有效緩解哈市冬春季菜價高等問題。
2011年,是五常市溫室大棚蔬菜的“啟動年”。一組數據顯示:去年,五常市新建蔬菜溫室3310棟,投用2700棟,從去年7月首茬菜采摘起,已累計產菜1750萬斤。這些五常地產蔬菜幾乎100%供應哈爾濱市民餐桌。其中;通過訂單形式銷售到哈爾濱市機關、學校和超市等近438萬斤,約佔總量的15%;通過開展農超對接,配送到我市及周邊地區農家店近438萬斤,約佔總量的25%;哈達批發市場的批發商到園區直接收購近837萬斤,佔總量的50%。紅旗、拉林兩大蔬菜園區主要種植荷蘭小辣椒、小柿子、布利塔茄子、以色列彩椒、水果黃瓜、美國西葫蘆等7個優質進口果菜系列品種,還有生菜、油菜、香菜、小毛蔥等地產優質葉菜系列品種。
據調查,哈爾濱市年人均食菜量為370公斤,低於全國人均418公斤的水平。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蔬菜需求量還在不斷增加。據了解,我市夏秋季蔬菜供應旺季時,不僅完全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外銷。但近年來,我市冬春淡季鮮菜自給率低,年蔬菜外進量達到2.5億公斤。而依賴外地菜的後果是:一旦山東菜因氣候出現“風吹草動”,冰城菜價必然波動,影響的是城區居民每天吃菜的大問題。
據悉,今年,五常市擬建萬棟溫室大棚,主要種植品種以適合冬季生產的葉菜為主,另有茄子、辣椒等。目前,萬棟溫室大棚及相關配套設施規劃設計已經完成。據了解,五常的溫室大棚引進的是壽光技術,借鑒的是甘肅經驗,並在其基礎上進行了相應改造,使大棚在增加面積的同時又增加了光照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