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4日訊(騫壯 記者李博)2011年,黑龍江省進出口創下新高,進出口總值突破380億美元,高達385.1億美元,比2010年(下同)增長50.9%,高於同期全國外貿進出口增速28.4個百分點。在文化建設實踐的積極影響下,哈爾濱海關通過實施系列措施不斷提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挖掘黑土地優秀傳統文化 鼓勵關員勇於奉獻
哈爾濱海關下轄19個隸屬海關,其中13個分布在2981公裡的中俄邊境線上。針對關區點多、線長、面廣,氣候條件相對惡劣,工作條件相對艱苦的實際,去年以來,哈爾濱海關深入挖掘黑土地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三老四嚴』精神,『闖關東』精神,『北大荒』精神,鼓勵關員不計名利、不計得失,勇於奉獻。
通過『邊關體驗月』活動,哈爾濱海關選派青年關員支援邊關,推進機關與隸屬關的雙向交流,推進條件較好、業務量大的隸屬海關與艱苦邊遠的隸屬海關之間的人纔橫向交流機制;從改進工作作風、服務人民群眾、塑造自身形象入手,鼓勵關員做到『厚德』、『增信』;推進精心化管理,努力形成做老實人、講老實話,辦老實事風氣,重承諾、守信用,踏實乾事、不怕吃虧,不急於求成,不投機取巧,不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確保關區乾部職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強化良好的品德修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敢於創新,勇於開拓,突出特色,打造亮點,創造性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真正實現『強關昇位』。
打造獨具邊關特色的文化品牌
『邊境線上爭先鋒、國門之星競飛翔』,哈爾濱海關在建設邊關特色文化上下功夫,立足邊關實際,以『把好國門、做好服務,防好風險,帶好隊伍』主題實踐活動和『爭創國門先鋒』活動為載體,將文化建設引向深入。
哈爾濱海關通過加強與俄羅斯遠東海關局在文化領域的合作,共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與地方黨政、兄弟海關、進出口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加強基層海關文化建設。
哈爾濱海關確定每年『七一』之前,組織一次新老黨員座談活動,每季度要發放一本先進文化書刊、搞一次文化講壇活動,在網頁上開闢一個讀書論壇和一個影視平臺,推薦優秀文化作品,營造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進一步加強各類文體協會建設,豐富協會活動內容,籌辦關區運動會;開展『弘揚龍江優秀文化傳統,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努力做好海關工作』大討論和征文活動。
堅持『文化把關』,確保文化國門長治久安
為做好進出境文化產品的監督管理工作,哈爾濱海關確定查緝重點,嚴厲打擊進出境反動、淫穢、散發性宗教宣傳品及『法輪功』邪教宣傳品,嚴防境外敵對勢力的文化滲透;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打擊各類非法和有害出版物的走私活動。
2011年,哈爾濱海關在行郵渠道就查獲各類違禁印刷品6952件,違禁音像制品1352件。在強化進出境違禁印刷品、音像制品監管力度的同時,不斷加大黑江口岸進出境文化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對音像制品進出口施行100%查驗,依法保護文化企業和文化產品的市場權益,為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在落實『文化把關』職責的同時,哈爾濱海關把文化建設的落腳點,放在推動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在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上狠下功夫,確保龍江優秀文化『走出去』和國外先進文化成果『引進來』。 2011年,黑龍江口岸文化產品進出口總值3086萬美元,同比增長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