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建機制求長效打造文明美麗城市
2012-02-15 14:24:2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邵晶岩 李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15日訊 近年來,大慶市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提昇城市品位,建立長效機制,打造中國文明美麗城市。2011年底,大慶市再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排名躍昇全國地級城市第3位。大慶市連續12年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榮譽稱號,捧回國家環保部『城考』全省桂冠,順利通過實施新國標後的首次復檢。

  大慶市把已取得的榮譽轉化為新的動力,創新管理機制,提昇管理水平,朝著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長期目標不懈地努力奮斗。

  全民參與同創共享

  2010年3月,大慶市委成立鞏固『三城』創建成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采取集中人員、集中辦公形式,負責鞏固『三城』創建成果日常工作。 『三城』聯創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分發揮牽頭組織、協調推動、檢查督辦等職能作用,努力推動『三城』聯創成果的鞏固提昇。

  一年多來,相關部門人均實地督辦檢查220天(次)以上,主要測評項目、重點部位平均督辦檢查5個輪次以上,累計開展拉網式督查17次、分專項督查180多次,牽頭組織70多個責任部門實施聯合檢查80多次,下發督辦整改通知單700多份,督辦整改問題2300多個。

  總結成功經驗,實行典型引路。大慶市『三城』聯創工作經驗兩次在全省創建『三優』文明城市工程現場會上介紹交流,先後總結推廣薩爾圖區薩大路環境綜合整治、讓胡路區『網格化』管理、高新區牌匾精品『一條街』和新瑪特商圈基礎設施建設、龍鳳區『門前五包』等創建工作先進經驗,帶動了創建工作全面達標昇級;培育打造單位典型,打造省級以上文明單位110家、區級以上文明社區139個;積極選樹個人典型,評選宣傳市級道德模范、優秀志願者、美德少年各100人,推薦入選省級道德模范、『龍江好人』和優秀志願者81人,其中3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13人榮登『中國好人』榜,2人被評為全國優秀志願者,有效引領了社會風尚。

  大慶市堅持以人為本,引領群眾參與創建。開展『環境整治月』和『市民公益勞動日』活動,組織300多個黨政機關包街路、800多個文明單位包社區,倡導推出『萬名黨員乾部進萬家訪民情五個一』、『八淨八美』淨城行動等大型主題全民活動6次,市民參與200萬人以上;以『說文明話、辦文明事、走文明路、開文明車、做文明人』為主題,持續開展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和『百窗創優』競賽等活動,基礎創建覆蓋率達到100%。

  為形成輿論氛圍,大慶市持續開展文明、環保主題宣傳活動,大慶市媒體開闢專題專欄10個,采寫報道『三城』聯創稿件1100多篇。編輯整理文明、環保宣傳用語119條,協調推動相關部門設置公益廣告450多塊,打造公益廣告精品公交線路30條、公交車600臺、出租車2500臺。舉辦『我與大慶同赴文明』文藝匯演30多場,發放《市民文明手冊》等,市民踐行文明環保理念形成風尚。

  主動對上協調,先後承辦『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黑龍江大慶現場交流活動暨大慶市道德模范頒獎典禮』、『激情廣場·愛國歌曲大家唱』等全國性大型活動5次。注重對下協調,加強對各縣區、各責任部門的協調指導,經常組織公安、工商、衛生、文化、環保、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整治和聯合執法,堅持以市帶縣、以城帶鄉,實現了『三城』創建水平城鄉同步提昇,2個區縣、7個社區被評為省級創建『三優』文明城市工程先進縣(區)、先進社區。

  『三城』聯創常態推進

  2009年大慶囊括國家級文明、環保、衛生『三城』品牌以來,市委、市政府整合資源、統籌謀劃,建立形成了富有大慶特色和顯著成效的『三城』聯創運行機制。

  高位推動——大慶市委高度重視鞏固『三城』創建成果工作,納入年度工作重點和各級領導班子、領導乾部考核評價體系,創造性地組織推進。市委常委會議經常聽取情況匯報,主要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先後召開全市性動員推進大會6次、專題推進會議20多次,自上而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形成了『統一領導、統籌協調、重點推進、一抓到底』的運行機制。

  專項督導——把『三城』聯創任務指標分解為各縣區、各責任部門工作目標,市領導掛帥成立5個督辦檢查組,采取分片包乾、明察暗訪等辦法,持續督導推進。2010年10月,市委抽調12名處級後備乾部成立督辦檢查綜合組,對全市『三城』聯創工作進行專項督辦檢查,此舉在全國首開先河,受到中央文明辦充分肯定。

  行政問責——出臺《大慶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行政問責暫行辦法》,對在鞏固『三城』創建成果、深化『三優』文明城市創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三項工作中行政不作為、責任不落實、推進不及時、監管不到位、整治不徹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確保創建工作有效落實。共有67個單位、35名乾部因創建工作不力受到通報批評,54名乾部被誡勉談話,6名領導乾部被免職。

  綜合治理——堅持『抓環境就是抓發展抓民生』理念,以城市環境『十項』綜合整治為總抓手,圍繞優化『八大環境』實施縱深整治,重點實施『五化一暢』工程,創新實行『網格化』管理和『五包』責任制,文明城589項、環保模范城26項測評項目全面達標,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城鄉環境面貌顯著改善、社會公共秩序顯著規范、為民優質服務顯著昇級、群眾幸福指數顯著增強。

  地企共建——始終堅持『發展共謀、責任共擔、城鄉共建、穩定共抓』的『四共』原則,整合優勢,地企互動,建立地企高層協調、屬地對接、合力落實的有效機制,做到大事聯商、環境聯治、活動聯搞。2009年以來,地企聯合實施居住區、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湖泊治理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市民群眾充分共享了地企共建成果。

  長效管理——將鞏固『三城』創建成果同推進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統籌融合,出臺《關於健全鞏固『三城』創建成果長效機制的意見》,堅持用制度機制規范創建工作。在市委統一領導和『三城』聯創領導小組統一協調下,各相關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建立形成『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管理模式和『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聯動機制,保證了『三城』聯創常態推進。

  提昇環境鞏固成果

  大慶市委、市政府堅持精神引領、管理創新和全民參與,創造性地提昇『八大環境』,使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更加鞏固、水平不斷提高。

  以行政效能建設為重點,全力打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群眾滿意度達90%以上。為打造『效能型』政府,大慶市建立以市行政服務中心為龍頭、以縣(區)行政服務中心為樞紐、以鄉鎮(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室為基礎的四級便民服務體系,政府46個部門、560項行政權力和便民服務事項實現窗口受理、網上流轉、審批同步,辦理時限縮減70%。推進政務公開,打造形成了『24小時不下班政府』。大慶被評為全國政務公開先進單位,被確定為全國政務公開示范點。

  以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為核心,全力打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加大法律宣傳教育和法律援助力度,全民法制宣傳教育普及率達95.8%,青少年受教育面達90%以上。建立市、區兩級法律援助機構,開通『148』法律諮詢熱線,設立各類調解組織5203個、調解員1.49萬人,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2.92%。加大公民合法權益維護力度,整合各類群體維權電話,納入『12345』市長熱線統一受理。市區29個街道、181個社區建立集鄰裡互助、民情互聯、黨建信息為一體的電子信息庫。

  以建設『誠信大慶』為牽動,全力打造公平守信的市場環境,全力推進『誠信大慶』建設。2009年以來市政府向社會公開大事實事130件,全部按承諾內容和時限完成,履約率100%。設立『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843個申訴舉報聯絡站遍布城鄉。成立專門的市場監察機構,對商品質量嚴格監測,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偷稅騙稅、商業欺詐、商標侵權等不法經營行為。

  以弘揚大慶精神為引領,全力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塑造大慶城市之魂,成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研究會、組建『石油魂』宣講隊和老會戰報告團,設立大慶『9·26』創業紀念日、『石油之光』市標和《踏著鐵人腳步走》市歌,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深入人心、薪火相傳,引領提高市民道德水准。

  以關愛未成年人為主旨,全力打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嚴格控制網吧總量,積極推進網吧連鎖化,從源頭上杜絕『黑網吧』。在校園周邊設立執勤點,返聘185名退休警察,進駐148所中小學和幼兒園維護治安秩序。開展『書香校園』薦讀評選活動,分層次篩選適合未成年人的優秀書目向在校學生薦讀。

  以加強現代城市管理為主題,全力打造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搭建5個行政區集數字城管、供熱、燃氣、排水、可視化交通於一體的指揮平臺,建設視頻監控點數千個,形成了精准高效的現代城市管理模式。2009年以來,地企投資20多億元實施小區環境整治、主乾道周邊環境和湖泊治理等五大工程,共改造居住小區44個,修繕道路137條,直接受益群眾15萬人。

  以構建『五和社會』為目標,全力打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市區重點部位全部安裝電子視頻系統,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事故下降15.1%。加強食品、藥品市場監管,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建立完善集指揮通信、應急協同、決策支持等功能為一體的全市應急指揮平臺體系。兩年來相關部門受理群眾來電25.2萬件,各類問題均及時得到解決。整體執法質量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大慶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省首批『平安市』。

  以建設生態自然現代宜居城市為統領,全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優化城市環境質量,傾力實施植樹、復草、治水、淨氣、降噪『五項工程』。深化節能減排,『十一五』期間,全市累計減排二氧化硫1.1萬噸、化學需氧量1.2萬噸,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20.6%。投入300多億元,建設重點環保項目130餘個。嚴把項目環境准入、審批和項目驗收關。建設醫療廢物處置廠,市區醫療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集中處理。

  記者直言

  練真功 求實效

  □李飛 邵晶岩

  『大慶真乾淨』,這是大慶市給外地來人的第一印象。在大慶生活的市民,則更深層次地體會到這裡的文明與和諧。大慶市作為全國著名的資源型城市,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始終走在同類城市的前列。三年前,大慶市就已集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三項桂冠於一身,成為全國有此殊榮的七個地市級城市之一。

  贏得榮譽難,保持榮譽更難。為保持國家級榮譽,大慶市建立長效機制——『三城』聯創運行機制,領導牽頭、部門負責、群眾參與、嚴格監督、真抓實乾。而把『三城』聯創常態化,求實效、求長效,纔是大慶市黨政領導的根本目標。

  這些工作年年如是:在全省率先建成農村『五項』文化惠民工程,農家書屋建成率、電影放映工程覆蓋率、廣播電視中央和省臺信號落地率均達100%。每年組織『書香大慶』、『禮儀大慶』,讓書香飄滿百湖大地。『誠信大慶』、『感動大慶』,讓道德風尚紮根百湖大地。

  這些建設利在長遠:突出濱水特色,高標准治理泡澤17個,改造後的濱水區域成為城市開發的黃金區和市民定居的首選地。前年投資4.5億元建成濕地跨線橋,去年又投資10億元,大手筆打造濕地文化景觀。全市1100萬畝草原全部實現禁牧,西北風口治理工程形成了長90公裡、寬20公裡的森林屏障。

  這些工作造福全民:在全國率先建立城市『十位一體』和農村『六位一體』低保綜合救助體系,市區最低工資和城市低保標准保持全省最高;在全市建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65個、覆蓋率達96%以上。規范校園周邊環境秩序,全力打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

  不求一時之功,但求長效實效。大慶市推廣創立『三城』聯創運行機制,將其貫穿政府服務和城市管理的始終,把美化城市、優化環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品位作為一項重要日常工作來抓,想方設法為市民服務,千方百計謀城市發展,一絲不苟抓城市管理。

  去年底,大慶再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排名躍昇全國地級城市第3位,環保模范城連續第12年捧回國家環保部『城考』全省桂冠、順利通過實施新國標後首次復檢。

  有了長效機制,榮譽名至實歸。

  大慶城市名片

  ●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石油之都

  ●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

  ●中國十佳魅力城市

  ●全國優秀旅游城市

  ●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

  ●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市

  ●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

  ●全國牛奶生產十強市

  ●中國人居范例獎城市

  ●中國溫泉之鄉

  ●全國文化模范市

  ●國家雙擁模范城市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

  城市

  ●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

  ●中國內陸最適合開辦工廠

  城市

  ●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

  ●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中國優秀生態旅游城市

  ●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城市

  ●中國城市科學發展轉變發展

  方式示范城市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責任編輯:張雋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