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7日訊 (孔慶斌 李曉峰 記者 孫曉銳)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是根據宇宙等離子體射線刺激種子、促進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原理而研制出的一項物理農業新技術。2011年,方正縣有7個村的農民使用了這項新技術,並嘗到了科技給他們帶來的甜頭兒。
據寶興鄉石家村支部書記、村長、石家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丁佩強介紹,他從2009年就開始用縣農機推廣站的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處理部分種子,做對比實驗。他通過實驗發現,經過處理的種子出芽齊,育出來的水稻秧苗苗壯、根系好,插秧後緩苗快,每穴能多分?2到3株,到秋天水稻能增產10%左右。去年,丁佩強用購買的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免費為合作社社員和其他村民處理種子近4萬斤,種植面積達6000畝地。
丁佩強說,一臺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一個育種周期能處理種子8—10萬斤,現在使用過這項技術的人都很認可,當地和外村的一些村民看到了這項技術的好處,也紛紛前來找他。
2011年,方正縣在7個村共推廣7臺等離子體種子處理機,共處理種子176120公斤,完成播種面積88060畝,其中玉米23600畝,大豆10800畝,水稻53660畝。各種作物累計增產580多萬公斤,累計使農民增收1505萬多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