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2月18日訊 地下通道一側地面上,有13個煙頭;候車室門口有10多個人在吸煙,但無一人把煙頭丟入垃圾桶……17日,記者來到哈站前廣場走訪發現,很多煙民隨手將煙頭扔在地上,有的只離垃圾箱兩三步遠。哈市南崗區城管局清掃保潔二大隊站前小隊隊長楊維霞無奈地說,雖然保潔員從凌晨3時就一直不停清掃,但總也跟不上行人亂扔煙頭的速度。
30人吸煙只有6人“自律”
17日,記者在哈爾濱火車站廣場廣場看到,煙頭隨處可見。在哈站候車室第一入口處和金華商場地下通過欄杆兩側,都有旅客和攬客者在吸煙。有的席地而坐,有的邊吸煙邊打電話,有的圍在一起,還有的站在垃圾箱附近吞雲吐霧。自10時35分到10時55分20分鍾時間內,記者粗略統計,在此吸煙的有30多人,但只有6人在吸完煙後把煙頭扔進了垃圾箱。其他的吸煙者均隨手扔到地上。
大多吸煙者對自己的不雅行為無所顧忌。在入口處臺階上,一名穿著貂皮大衣的中年女子,腳下放著一個包裹,手裡掐著一支煙,眼看煙頭馬上就要燒到手指了,記者以為她會將煙頭放進附近的垃圾箱內,只見她手指輕輕一揚,煙頭瞬間滑落地上,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和她華麗的外表極不相稱。
距她幾步遠的地方,還有幾名男子在一邊聊天一邊吸煙,他們的腳下已有三四個煙頭,而附近的環衛工人在不停地揮著掃帚清掃。這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她每隔十多分鍾就要來回打掃一遍。雖然大家的文明意識有所提高,但也還是有些人的素質不好。這時只見旁邊一名穿著灰色羽絨服的男子右手夾著正在吸完的煙,趁人不注意,他將煙頭扔在了地上。

垃圾桶邊都是煙頭
17日11時20分,記者身邊走過一個瘦高個男子,他深吸一口煙,眼看煙灰就要掉下來,他隨手往身後一彈,煙灰飄到了一名女旅客身上。這名女旅客告訴記者,她很反感這種邊走路邊抽煙的人,煙霧嗆人不說,煙灰到處都是,讓人討厭。
靠近候車室第一入口處的金華商城地下通道護欄旁,僅10多分鍾,地面上就散落一層煙頭。一個50多歲穿黑色貂皮大衣的女子看到記者舉著相機,完全沒有理會,悠閑地吸著煙。一口煙霧噴出,右手中指一彈,煙灰飄落,最後一口煙吸完,煙頭順手扔在腳邊。而在她身邊兩三步遠,就有一個垃圾桶。
記者繞著地下通道的護欄走了一圈,不到20步,地面上就有25個煙頭。垃圾箱旁,地上也都是煙頭。“一天掃多少煙頭?沒有八百也有五六百個。”站前一保潔人員說:“管不了,也管不過來。我們剛撿完,人家又往地上扔了。”
這時,一名男子將行李放在報攤前,他守著附近的垃圾箱吸煙。但一支煙吸完了,也沒看見他把煙頭扔進垃圾箱。記者和保潔工人倆人都沒有盯住。記者上前問他,該男子沒好氣地說了一句“多管閑事”。
“其實可以考慮在廣場禁煙。”雖然是煙民,旅客吳先生還是這樣建議。記者走訪的40分鍾內,吳先生是遇到的惟一一位自覺守著垃圾桶抽煙並自律的旅客。

撿的不如扔的快煙頭總也掃不完
“游客抬頭看景,我們低頭揀煙頭。”采訪中,站前保潔人員常這樣自我解嘲。她們看不慣有人亂扔煙頭,尤其是在垃圾箱旁扔煙頭,每每上前制止,換來的多是惡言惡語。還有的出租車司機,在車站附近等客時,搖開車窗往外倒煙缸,煙灰隨風到處飛揚。一些長途客車和小旅店人員等客間隙吸煙,還把煙頭塞到護欄縫隙裡。
哈市南崗區城管局清掃保潔二大隊站前小隊隊長楊維霞說,保潔人員如果隔一小時不掃地,煙頭就到處都是。車站的候車室內由於沒有設專門的吸煙區,大家都到廣場上吸煙,尤其夏天更嚴重,整個廣場吸煙者遍地都是,而真正把煙頭扔到垃圾箱裡的只能佔到四成左右。“旅客和市民不自律,煙頭總也掃不完。”她希望,大家都為環境衛生做點自己該做、也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楊維霞給記者算了一筆賬,50名保潔人員一天撿3萬個煙頭,一個月是90萬個,一年就是1000多萬個。楊維霞認為,亂丟煙頭的行為,有很明顯的消極示范作用。在許可吸煙的前提下,一旦有人發現隨意丟棄煙頭不受制止、懲罰,更多的人會去效仿,甚至亂扔其他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