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348期
2012-02-19 12:16:0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牡丹江市探索共建基層組織

  實現軍警地互動雙贏

  2010年以來,牡丹江市委立足邊境地區實際,探索推進軍警地共建基層組織工作,在東寧縣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市全面鋪開軍警地共建基層組織工作,構建軍警地攜手共建、雙向融入、齊抓共促的良好局面,在控邊、穩邊、富邊、強邊中實現了互動雙贏。

  一、創新方式,軍警地攜手探索共建

  市委把軍警地共建基層組織作為邊境地區推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維護邊防穩定和實現新一輪追趕跨越的重要抓手,圍繞互動雙贏目標探索軍警地共建的有效聯結方式。一是結對共建組織。把城鄉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拓展到軍警地共建基層組織工作,按照地域相鄰、雙方自願、優勢互補的原則,實行地方基層黨組織與軍警部隊黨組織結對共建,簽訂共建協議,明確具體責任,選派優秀軍警部隊官兵到邊境鄉村、街居兼職,共創先優、共謀發展、共保穩定。目前,全市已建立共建組織、共建陣地和工作聯評等27項共建機制,結成軍警地基層組織共建對子297個,選派104名部隊官兵到地方兼職。東寧縣委選拔7名邊防派出所主要領導任6鎮黨委委員,提出合理化建議16條,小河流域治理、黑木耳產業發展等9項建議已轉化為發展成果。二是雙向共育隊伍。整合用好軍警地教育陣地,成立少年軍(警)校、軍地兩用人纔培訓學校,治安聯防聯絡站、黨建輔導站,黨員軍訓基地、黨務乾部理論培訓基地、軍地兩用實踐基地『二校、二站、三基地』共計85個,定期組織地方黨員乾部和部隊官兵學習交流和雙向觀摩。東寧邊防大隊三岔口機動隊與實驗小學創辦了全市第一家『少年警校』,通過開展軍訓、昇國旗、警營參觀等活動,全面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目前,全市已聯辦軍警地培訓班69期,培訓人員8000多人次,幫助43名士兵考入各類軍事院校,為753名即將轉業、退役官兵進行了創業指導,培育懂經濟、懂軍事、懂黨建、懂法律、懂政策、懂技術的軍地兩用人纔696名。三是相互共享資源。重點在三個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即:物質資源共享,各縣(市、區)先後投入4000餘萬元幫助改善部隊官兵居住、飲食、訓練條件,軍警部隊積極投入人力、物力幫助共建村、社區等基層組織加強道路、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共享,軍警地聯手搭建農產品銷售網站、就業信息服務點等信息互動平臺,先後發布科技致富、農產品銷售、用工服務等信息2.6萬條,並通過互聯網解答部隊官兵和群眾的疑難問題;人纔資源共享,軍警地探索建立共建『人纔庫』,將地方懂軍事、懂科技的黨員乾部和具有一技之長的部隊官兵進行登記造冊,雙邊共用,實現人力資源優化組合。

  二、活化載體,軍警地聯動深化共建

  根據軍警地黨組織行業特點和黨員乾部崗位實際,明確『鞏固政權、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科學發展』的共建主題,以『融合』和『互動』為關鍵點,創新共建載體,豐富共建內容,深入開展控邊、穩邊、富邊系列活動。一是開展『攜手築堡壘、邊疆黨旗紅』活動。組織和動員全市軍警地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以『創先爭優、強邊富民』為主題,以『構建具有牡丹江特色的邊境地區軍警地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為目標,深入開展『攜手築堡壘、邊疆黨旗紅』活動,突出抓基層組織、班子建設、人纔隊伍、黨建項目、服務發展、穩邊控邊六項重點工作,先後推廣新技術23項,共建文化陣地84個、治安巡邏隊152支,消除公共安全隱患179個,開展扶貧、義診、助學等活動428次,受益群眾2.2萬人,有力推動了地方和諧發展。二是開展『黨建品牌』聯創活動。把『黨建品牌』創建引入軍警地共建基層組織工作之中,圍繞『服務中心工作、體現軍警地黨建特色、放大示范作用』的功能定位,以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地方化、特色化為重點,集中軍警地三方力量開展『黨建品牌』聯創活動,在軍警地共建組織、共育人纔、共幫群眾等多個領域探索創新,先後創建『千裡邊關黨旗紅』、『攜手抓共建、邊疆黨旗紅』、『奉獻第二故鄉、共創美好家園』等黨建品牌19個,開展經驗交流活動36場次,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集聚和輻射效應。三是開展『三百工程』創建活動。深化『六千裡邊關鑄堡壘』警地黨支部共建聯創活動,組織綏芬河市、穆棱市、東寧縣所轄的145個行政村、27個社區以及相關企事業單位基層黨組織與所在區域的公安邊防派出所、公安檢查站、公安邊防機動隊黨支部進行聯創共建,采取『黨員結對、支部共建、警地聯創』的方式,在邊境一線創建『百個黨員示范崗、百個黨支部戰斗堡壘群、百裡黨建示范帶』,在邊境地區共同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區域聯動、互惠雙贏』的大黨建工作格局。

  三、強化保障,軍警地合力推進共建

  把軍警地共建基層組織工作列入全市基層組織建設和部隊現代化建設重點推進項目,加強組織領導、工作指導和宣傳引導,進一步增強共建責任意識和工作合力。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由市委組織部、軍分區、武警支隊、邊防支隊、公安局、民政局等12個單位共同成立了全市軍警地共建基層組織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統一協調、指導和督促檢查全市軍警地共建工作。各縣(市、區)委同時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構建了黨委統一領導、軍警地齊抓共管、各級組織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二是強化工作指導。市、縣兩級軍警地共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定期召開共建工作聯席會議,對活動標准制定、階段工作安排、具體責任分工、共建資源分配等共建議題進行研究部署,及時協調解決共建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鞏固和擴大共建工作成果。活動開展以來,市、縣兩級已召開聯席會議14次,深入邊境縣(市)開展聯合調研1次,研究解決實際問題62個。三是強化宣傳引導。建立軍警地共建工作專職信息員隊伍,實行動態信息隨時報、工作經驗每周報、推進情況每月報制度,在市、縣(市)主流媒體開闢專欄,對軍警地共建工作進行持續宣傳報道,先後發布軍警地共建工作信息、簡報130餘篇。『八一』建軍節前夕,市軍警地共建基層組織工作領導小組對25個軍警地共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12名優秀共產黨員進行了集中表彰,充分發揮共建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帶動全社會支持和參與軍警地共建活動。

責任編輯:侯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