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巡查在地下470米——探訪鶴崗礦區瓦斯治理
2012-02-21 08:44:3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備戰 謝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譚永福(右)在井下為記者介紹瓦斯抽放設施。李備戰攝

  黑龍江日報2月21日訊 春節剛過,記者來到龍煤鶴崗分公司采訪。2月3日早8時,在例行的調度會結束之後,龍煤鶴崗分公司通風處處長譚永福決定到南山煤礦進行通風情況檢查,記者跟隨他一道深入井下。

  在下井前的通道上,記者看到,牆上貼著鶴崗分公司總經理1、2、3號令,內容是有關安全生產的注意事項,十分醒目。譚永福向記者介紹說,鶴崗礦區地質條件十分復雜,是瓦斯高發區,而南山礦的瓦斯情況尤為嚴重。近年來,鶴崗分公司高度重視瓦斯超限管理工作,通過加大抽采、加強管理、完善技術和持續投入,使瓦斯超限次數大幅減少,瓦斯綜合利用明顯提高,2011年全公司安全生產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只用了五六分鍾的時間,“罐籠”(礦井昇降機)就將記者一行送到南山煤礦地面下470餘米的二水平平面。首先進入的是北五區井底大巷,一年前新鋪裝的四壁頂棚,使得這裡顯得寬敞明亮整潔。在這裡,仍然可以看到牆上張貼著“總經理1、2、3號令”。前往更遠的工作面需要乘坐電瓶軌道車,在候車室的牆上,張貼著“安全誓言”,這裡也是礦工工作前進行安全教育、舉行安全宣誓的地方。

  乘坐電瓶車走了十多分鍾,記者一行到達了名為“22層2段”的工作面。這是南山礦新開的工作面,現已打通送、排風通道,正在進行煤層開采前的瓦斯預抽。

  記者看到,兩側的岩壁上每隔6米就有一個鑽孔,有金屬管道通到煤層裡,正在進行瓦斯抽排。譚永福介紹,鶴崗礦區嚴格執行瓦斯治理“先抽後采”、“一礦一策、一面一策”制度,瓦斯治理工程與采煤工作面必須同時設計,並做到超前施工、超前抽采。

  記者跟隨譚永福走了大約2公裡,對瓦斯情況進行檢查。因為是新打通的巷道,很多地方上坡下坎、崎嶇難走,還有的地方有很深的積水或是淤泥。在檢查中,發現一個鑽孔有細微的瓦斯泄漏,譚永福與礦上領導立即布置開展補救工作。

  陪同檢查的南山礦副礦長張海祥說,近年來,龍煤鶴崗分公司將“一通三防,抽放為本;瓦斯抽采,預抽為主”作為安全工作方針,並明確各礦礦長是瓦斯治理第一責任者,總工程師是瓦斯治理技術第一責任者。對發生瓦斯超限報警的單位,責令安全監察部和通風技術部聯合進行嚴肅追查,必須查明原因和責任人。

  記者了解到,2011年龍煤鶴崗分公司共追查處罰瓦斯報警事件74次。因瓦斯超限報警全年共處罰責任人239人,其中礦級領導84人,區隊領導155人,另有70人扣發了安全工資。有4位礦長在礦區電視臺、礦工報上做書面檢討,兩名副區長被撤職,一名科長被記大過。處罰之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巡查時,記者不時看到礦工在井下奔走作業,很多礦工跟譚永福打招呼。譚永福說,“我三天兩頭來,都認識了。”巡查完畢昇井時,已經中午了。譚永福說,今天算是走得少的,很多時候一下井就是一天。我們分公司的領導也是這樣,總經理趙凱等主要領導基本天天下井。

  除了健全瓦斯治理制度並嚴格執行以外,龍煤鶴崗分公司還組織力量完善相關技術。推進先抽後采治理瓦斯技術,2011年實現預抽區域29個、預抽塊段46個;推行采煤工作面“一面三巷”布置方式,解決放頂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難題;細化仰斜鑽孔瓦斯抽采技術;探索地質保障技術、局部消突技術、區域消突技術,均取得良好效果。

  通過持續努力,2011年龍煤鶴崗分公司安全生產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全年全公司共發生瓦斯超限報警95次,同比減少90.23%。其中實際超限報警56次,同比減少74.77%;誤報警39次,同比減少94.8%。

  同時,鶴崗礦區“以用促抽”,積極發展瓦斯利用。在不到一年時間裡,瓦斯年發電能力由400萬千瓦時提高到目前的4800萬千瓦時,增長了12倍。2011年利用瓦斯1290萬立方米,地面抽采瓦斯利用率達到70%。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