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1日訊(劉波 記者顧碩) 到農家“炕頭”兒“摸”線索,請來專家“答疑惑”,找到廠家“識真假”,走進商家查違法。這是今春林甸縣工商局“紅盾護農”行動中打出的一套漂亮的“組合拳”。截至目前,已走訪千餘農戶,立案查處種子、農機配件等涉農案件21起。
據了解,林甸縣工商部門的推出的“四家”活動,即“訪農家、詢專家、找廠家、查商家”,具體目標是通過到農家走訪,找出和疏理假冒偽劣農資的問題和線索;請來有關方面的專家解答工商人員在執法中存在的疑惑,讓農資廠家確認工商人員難以認定的農資真假,走進農資經銷商檢查違法問題。
從2月初開始,全縣組織8個流動“紅盾護農”宣傳調研組,走訪1000家農戶,印發識假辨假農資宣傳單1萬餘份。通過走訪掌握農資問題100餘條,涉及農資品種達16個,通過這些農資熱點問題確定打假重點。把種子、化肥、農機等農資方面的專家請到現場,直接學習掌握識假辨假經驗,找准查處涉農案件的突破點。近日,林甸縣工商局請來縣種子公司專業技術人員、農機監督檢驗師、省質量檢測中心、內蒙古質量檢測中心等部門的10多專家,現場指導檢查農資市場,大大提高了打假效果。積極同廠家聯系,確定辨別在市場流通的知名商品真偽,及時研究提供其質量標准、商標標識和辨別方法,部分廠家派人到林甸現場指導,配合查處案件。
針對走訪農戶“摸”上來的線索,林甸縣工商局重點對經營農機配件的商家開展有針對性的檢查,依法查扣無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無合格證、無廠名廠址的槽輪168個,軸承279個,犁鏵486個,涉嫌翻新內胎21個,還有齒輪、剎車片、結合尺、密封盒等14個“問題配件”在深入調查中,共立案2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