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1日訊(荀亞茹 記者高長利) 去年,鶴崗市共實施投資千萬元以上產業項目100個,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0.6億元,增長38.5%,列全省第三位;產業項目投資完成98.6億元,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70.1%,首次位列全省第一位。這是記者從20日召開的鶴崗市產業項目建設工作推進大會上了解到的。
據鶴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雨浦介紹,鶴崗把產業項目建設擺上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以增數量、提質量、快建設、早見效為目標,集中全市力量,集中主要精力,全面加大領導和工作力度,確保完成省市確定的項目建設任務,從而為跨越發展、城市轉型、強市富民提供可靠的保證。
今後,該市將繼續堅持實施『兩城一帶十大園區十大產業』的發展戰略。『鶴南工業新城』要打造成全市的『大工業園區』,為各縣區發展『飛地經濟』、主城區實現『騰籠換鳥』、大企業拓展發展空間和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創造條件。『中國石墨產業城』立足全市布局,要有大氣魄、大手筆,盯住深加工,抓住大企業,抓緊完成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啟動資源整裝勘察,建成省級石墨產品檢測中心和科技研發中心,努力抓好國家級研發中心推進工作,為產品深加工和配套產業發展創造條件,早日成為鶴崗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東寶鶴蘿綏產業帶』將進一步完善總體規劃,實施優惠政策,合理分配利益,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特別是要充分利用『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區規劃』推動『替代產業集聚區』盡快形成規模。在項目擺布上,突出抓好『農林水游貿』五大產業開發項目和對俄開放,將該市形成一個『啞鈴型』產業帶布局。同時,啟動對俄產品加工園區規劃。通過政策調整,對煤化工、高新技術、雲山石墨等十大重點園區和專業特色園區給予支持,提高承載能力,著力加大投資強度,以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產業項目聚集力。實施十大產業發展戰略,就是構建以煤電化工、石墨深加工、綠色食品為主導產業,新型建材、裝備制造、生物制藥、木材加工為支柱產業,文化、旅游現代服務業為新興產業的產業框架格局。
通過加大實施產業項目建設力度,鶴崗市到『十二五』期末要實現200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產業項目建成投產。按照這個總目標,平均每年至少投產40個項目。去年已有56個項目竣工投產,今後四年至少要建成144個項目。今年,該市確定重點實施100個項目,總投資434億元。其中,列入省重點推進的有21個。今年要在做強三大主導產業實現新突破。加快推進煤電化工產業,要著力打造煤焦化、煤制化肥、煤制烯烴三條產業鏈。重點加快推進中海油華鶴、龍煤東化2個化肥項目、4個焦化項目;加快推進石墨深加工產業,中鐵資源集團總投資78億元的深加工項目力爭開工建設。香港南海油等3個深加工項目投產,3個新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優質綠色食品產業,興匯糧食副產品循環加工、經緯木糖醇項目開工建設,7個糧食深加工項目和3個生豬養殖加工項目年內投產。做大做優黑龍江、鶴立湖等特色水產養殖基地,建設5個名特優養殖示范場。在扶壯四大支柱產業上實現新突破。在新型建材產業方面,確保成金煤矸石頁岩燒結制品等5個項目建成投產;在裝備制造產業方面,力爭世達聯合收割機、龍躍玉米剝皮機等項目年內投產,龍士達重工機械、鶴豐救生艙等項目開工建設;在林木加工產業方面,重點推進廣億細木工板、富鑫實木門等3個項目投產達效,雙葉、祥鶴等高檔實木家具項目加快建設;在生物制藥產業方面,推進北藥開發項目做成做大,經緯木糖醇及阿拉伯糖、雙藍星安神口服液等項目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