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2日訊 郊區政府開發建設了赫哲族旅游區和赫哲族新村,為非遺保護創建了良好的載體。在省、市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郊區投入資金4000多萬元開發建設了佳木斯敖其灣赫哲族旅游區和赫哲新村,103戶民居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旅游區已初步投入運營,為改善赫哲族村民居住條件,保護和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民俗旅游業、增加村民收入提供了良好平臺。
加強培訓引導,培養赫哲族民俗文化人纔。該區為了讓赫哲族民俗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讓更多的赫哲居民掌握赫哲族語言、歌舞和魚皮技藝,郊區成立了敖其鎮赫哲族伊瑪堪和魚皮技藝傳習所,建成了建築面積為1600平方米的赫哲族小學,並聘請國家級伊瑪堪傳承人吳明新老人為村民授課,90%以上村民能說流利的赫哲語,在全省赫哲語比賽中獲得集體一等獎。在此基礎上,開發魚皮、魚骨手工藝品旅游產品制作,已有20名村民學會制作魚皮畫,每年人均增收1.7萬元。同時,建成直徑28米,佔地700平方米,觀眾席1000平方米的水上舞臺,方便村民開展水上文化活動。積極組織赫哲居民學習赫哲民俗歌舞表演,充分展示赫哲風情,原創的赫哲歌曲“美麗的敖其灣”在省、市多次獲獎。
開發特色飲食,培育赫哲族飲食文化人纔。該區為打造獨具特色的赫哲飲食文化,區委、區政府積極聘請赫哲族飲食傳承人及市旅游學校餐飲系教授,向有創辦赫哲魚館及家庭旅館意願的村民傳授魚片、刨花、魚乾、魚條、魚籽、烤魚片等赫哲族全魚宴烹飪技術,進一步培養出一批廚藝精湛的人纔隊伍。在此基礎上,主動邀請中央電視臺記者到赫哲新村拍攝制作了專題片《赫哲魚宴》,大力宣傳赫哲飲食文化。目前,全區已在松花江邊規劃建設赫哲魚館一條街,有兩家魚館已開張營業,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上。
打造旅游精品,培植赫哲族歷史文化人纔。該區為有效搶救和保護赫哲族歷史文化,打造民俗特色農業的生態休閑旅游基地,建設完成了佔地1260平方米的赫哲族文博館,編制完成了《郊區赫哲族文博館陳列文稿》,用歷史文物和語言文字向群眾展示赫哲族的歷史沿革、生活習俗、精神信仰、文化藝術、民族精英等內容。同時,在全區文化系統內選拔3名優秀年輕乾部擔任文博館解說員,從赫哲族發展史、文博館門廳石雕、大廳石雕的創作理念,魚皮畫、魚骨畫、樺樹皮畫、木雕等傳統手工藝,赫哲族傳統漁業、狩獵工具、赫哲族伊瑪堪、嫁令闊、鹿神舞說唱藝術等各個方面進行了專業系統的培訓,確保為游客提供專業細致的講解。去年以來,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20多萬人次,敖其灣赫哲族旅游區成為全省100個最值得去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