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3日訊 英雄,品質優秀、英勇無畏、忘我無私的令人敬佩者。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情結”,我們崇拜英雄、呼喚英雄。但何長濱, 以及之前已為人知的謝尚威等人則告訴我們, 英雄往往就來自我們身邊,是與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其實,每個人都能擁有為他人挺身而出、 為他人傾囊相助、為他人克服艱難的勇氣與力量。 只要,我們相信善良。
他叫何長濱,是一名法官。工作中,他代表著法律的公平正丈;走出法庭,靠著好身手和一顆“勇敢的心”,他屢救處於危難中的人。去年12月30日,何長濱以命相搏、奮力一拽,從狂躁的驚馬蹄下救下了數名花季少年,在冰城轟動一時。然而,救人時他自己卻被馬蹄踩傷,至今未能痊愈。22日,熱心市民致電力薦好人何長濱,並引記者來到他家,探尋這位法官英雄的勇敢人生。
來到何長濱家,記者看到他左腳腳踝至今仍貼著藥味撲鼻的中藥貼、纏著厚厚的繃帶——那是去年12月30日攔驚馬時受的傷。一邊換藥,何長濱一邊講起了當天的事。
那天15時33分,南崗區紅旗鄉市第98中學剛剛放學,學生們三三兩兩地結伴走出校園。突然,不遠處傳來一聲驚叫: “馬毛啦!攔住啊!”幾名正在過道的學生還沒反應過來,一匹高大強壯的棕色馬“尥著蹶子”,拉著一輛小板車狂奔而至,轉眼已不過10幾米遠!孩子們嚇呆了,甚至來不及呼救。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男子猛地衝出來,左手抓住馬嚼子旁的繩帶,右手攥住馬韁繩,拼命往右拉拽。驚馬又衝了十幾米,終於停下來,在揚的每名目擊者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被拽離了原來的路線,瘋狂的馬車已經衝過孩子們所站的地方……車老板從後面趕上來,見狀激動地熱淚盈眶,抓住男子的手連連說著:“謝謝你,多虧你啦!”這時他纔發現,男子的褲子和鞋都刮破了,左腳也被馬蹄踩傷,連疼帶累半天說不出話……
後來,這件事被省市媒體爭相報道,許多人至此知道了,這名見義勇為者叫何長濱。
攔驚馬救少年,讓何長濱成了“英雄”,他也因此獲得了法院系統的通報表揚。事實上,—熟悉老何的人都知道,他見義勇為早巳不止一兩次。
“好人”推薦者、何長濱的同學王先生向記者介紹,1982年年末,當時還在省武警總隊工作的何長濱,在牡丹江市火車站發現了一名通緝逃犯他一聲斷喝便撲上去,摁住逃犯纔發現,那人懷中的匕首掏出了一半;1985年,何長濱帶隊在松花江邊操練,突然有人呼救,他循聲望去,一個小男孩在江中掙紮。何長濱二話不說,縱身躍入江衝,,奮力把已經休克的男孩拽上岸來;2008年,轉業到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的何長濱,再次在松花江中救上一名溺水女孩。王先生告訴記者,朋友們都特別佩服老何,而何長濱自己則總是說“沒啥,都是該做的,小事兒”。
“從小,我就相信要當好人、做善事!”在出身軍人世家的何長濱看來,他的勇氣源於相信善良,這離不開老人的教育,也離不開部隊生活的磨煉。從部隊轉業到地方時,他堅持從事“維護正義”的工作,便報考了法院。此後十幾年的“法律人生”中,何長濱接手數千個案子,無一例申訴、改判。一起輪胎銷售糾紛案中,他憑著一份真誠和耐心,不僅化解了涉及105萬元的糾紛,更促成雙方重新簽訂了500萬元的新合同。
雖然屢次救人,何長濱還是覺得自己“不是 英雄”。他認為,自己只是在巧合的時間出現在巧合的地點, “我相信更多人都是心存善良的,在那些危急時刻,只要力所能及都會挺身而出!” 老何說,做一個“好人”未必就要救人,熱心助 人、善待他人同樣是“好人”,只要大家都能相信善良、發現:“好人”,我們所生活的這座城市也就會更加和諧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