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資深名師分析學生願意赴港大原因:內地本科教育局限性大
2012-02-23 08:51:4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呂曉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23日訊 21日,香港大學向哈三中公布了2012年校長實名推薦結果,46名學生獲加分。是什麼原因讓哈三中的學生選擇到香港大學就讀?香港大學喜歡招什麼樣的學生?22日,記者對獲得港大加分的部分學生和哈三中資深名師進行了采訪,了解到了學生選擇赴港讀本科的主要原因。

  學生:港大教學理念新、視野寬

  哈三中獲得加分的46名學生都超級喜歡香港大學。高三·八班的高纔生劉建元獲得了香港大學25分的加分,他平時的成績在680分左右,考清華大學和北大都沒問題,但他更喜歡港大。他說:『我想學金融專業,將來想去美國的高端銀行工作,香港大學的教學有全球化視野,教學理念新,而內地高校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高三·四班的王曉萱獲得了香港大學15分的加分。王曉萱說,她在全校文科生中綜合排名第二,想上港大是因為她喜歡新聞和社會工作專業,這兩個專業在港大很有代表性,可以為她提供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可是在內地,這兩個專業並不強勢。

  哈三中政教處主任趙曉光介紹,這些獲得加分的學生都是尖子生,平時成績都在600分以上。

  名師:內地本科教育局限性大

  哈三中政教處副主任、英語高級教師、模擬聯合國社團負責人吳霞直言不諱地說,學生們之所以喜歡港大,一方面是因為內地的本科教育局限性大,學的知識針對性不強,多數大學生在期末考試之前拼命背,還有個別人找關系通過考試。另一方面,內地高校教育投入低,和香港大學沒法比。港大的教育已經和國際接軌,實驗室設備投入非常大,課程實用性強,教材內容新,與世界名校接軌,教授都是全球聘請。而且港大給學生搭建的平臺好,學生們接受的是國際化的教育,而接觸的多是中國人,比較好交流。

  另外,與國際大學交流的機會也讓學生們更加看重港大,港大學生每年至少有一次去國外交流的機會,或是美國或是英國,畢業後到美國、英國進一步深造的機會也很多。

  名師分析赴港學習得做好哪些准備

  港大看重學生情商

  據吳霞介紹,能去港大讀本科的學生都是『人尖』,是智商情商都很高的精英。高分低能的考生在面試環節就會被淘汰出局。香港大學在我省劃定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通常在660分左右,能達到這個成績的,多數是基本功紮實、做學問嚴謹、智商高的學生。港大非常看重學生的情商,面試時會考查學生與人溝通和獨立生存的能力。

  另外,香港大學招生時還要看學生的經歷和創造力,喜歡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多的學生、有管理班級經驗的學生乾部。由於港大是全英文授課,所以要求學生的英語單科成績至少達到120分,並能用流利的英語進行交流。

  港大學習遠沒有內地輕松

  吳霞說,她從哈三中赴港就讀的學生口中了解到,與注重期中、期末考試成績的內地高校不同,香港大學的教育屬於國際化的卓越教育,注重學生平時的表現,而且讓學生寫的論文很多。由於平時成績所佔分值較多,因此,學生的學習須貫穿始終,不能松勁兒,遠沒有內地高校輕松。

  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纔競爭越是激烈,2008年到港大讀本科的一名女學生現正在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她感覺找工作的壓力很大。而選擇了赴港讀書,就業時就很難再走回頭路,因為學生畢業後起點很高,所以不是選擇留在香港工作,就是到國外留學。不過,從整體上看,港大畢業生的就業出口更寬,外延很廣。

  能忍受孤獨抗挫能力強

  吳霞分析認為,現在香港大學對高分考生的吸引力很強,但這些高分考生赴港讀本科會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是家庭經濟條件因素。港大每年的學費約為12萬港幣,加上生活費,費用不菲,如果學生沒有獲得高額獎學金,工薪家庭很難供得起。二是心理因素。到港大讀書得能忍受孤獨,不能隨時回家,加上全英文授課,學生需要有一個適應期。另外,香港大學在內地招的學生多是各省的前十名,這些學生進入港大後,經過重新排名,很可能排在後面,因此,學生的抗挫折能力要強。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