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伊春市委書記王愛文接受了記者專訪。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攝 |
東北網2月23日訊 (記者 岳雲雪)當前黑龍江省各地正在轟轟烈烈開展以“創業、創新、創優”為核心的“三創”活動。創新轉型思路、創優發展環境,深入開展林區第三次創業,伊春市是基於什麼樣的形勢和背景,興起了第三次創業的熱潮?三次創業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22日,伊春市委書記王愛文接受了記者專訪。
王愛文說,伊春林區開發建設60多年來,先後經歷了兩次創業的過程。第一次創業發端於國有林區的開發建設,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主要任務是為國家貢獻木材,服務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第二次創業發端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現在,主要任務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當前,隨著國家天保二期工程、《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的實施和停止森林主伐的開始,伊春已進入了加快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也標志著第三次創業全面開啟,這是新時期伊春林區的重大使命。
![]() |
果農正在采摘提子。資料圖 |
“雖然我們的木材資源優勢沒有了,但其他資源十分豐富。”王愛文介紹說。林區4萬平方公裡大森林,森林覆蓋率高達86.5%的生態優勢全國一流,農民人均耕地面積分別是全國、全省的7.8倍和4.7倍。加上豐富的林下資源、礦產資源,這些都是伊春無與倫比的生態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幅員與資源優勢。
這些優勢可以伴生出森林食品、藥品優勢、度假優勢、養生優勢、旅游地產優勢等多個優勢,這都是伊春發展的重要條件。伊春確定了“推進三次創業,加快轉型跨越,建設美麗富庶、文明和諧、健康幸福新伊春”的發展主旋律,號召全市上下以創業的熱情、創新的激情和創優的活力,深入推進第三次創業。
![]() |
多種經營讓百姓富裕起來。資料圖 |
伊春市將在完善產業體系上求新,將原來的發展五大接續替代產業,調整為打造以礦產開發及冶金建材業、森林食品北藥業、旅游業為三大引擎產業,以木材精深加工業、新型裝備制造業、紡織業、清潔能源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為補充的“3+X”產業體系框架。
王愛文表示,力爭經過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天保二期結束時,伊春市將建成發達的現代林區經濟體系,建成功能完善的現代旅游度假集合區;建成中國最佳的生態功能區;城鄉居民生活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健康水平和滿意度大幅提昇;基本形成以生態文明為核心的林區特色文化體系,實現林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到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兩番以上,人均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位居全省上游行列。”王書記堅定地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