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市工業經濟增速全省領先
2012-02-24 08:36:2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林波 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24日訊 2011年,牡丹江市深入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強化扶持服務,加大調控力度,有效化解了市場競爭加劇、原料價格上漲等諸多不利因素,實現了工業經濟高速度、高質量、高效益增長。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和利稅分別增長29%、40%和46%,主要指標增速全省領先,贏得了『十二五』首戰告捷。

  『工業立市』引領提速增效

  骨乾大戶再創新高。牡丹江市建立了企業直通車、黨政聯席經濟形勢分析會等制度,高層次研究推進,認真做好煤水電氣運等生產要素的協調保障,全力推進工業加快發展。2011年,全市骨乾重點企業中,首控石油加工原油38萬噸,富通空調生產汽車空調機95萬臺,恆豐卷煙紙產量達到11萬噸,北方水泥產量達到177萬噸,產銷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項目建設取得新成果。北方工業園項目實現了一年內建成、搬遷和投產,創造了『北方速度』。恆豐1.5萬噸特種紙、佰佳信多殺霉素一期等項目投產見效。水泥生產基地、頁岩油中試先導基地、鐵路貨車配件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首個百億級大項目——首控石油280萬噸重質原料深加工項目,恆豐高透氣度濾嘴棒成型紙等項目集中開工,新一輪工業大項目建設全面鋪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8億元,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5.7%。

  園區建設取得新突破。啟動建設中俄科技信息產業園、光伏產業園,打造工業發展的新載體。采取市、區共建辦法,謀劃建設城區中小企業工業園,規劃面積335萬平方米,啟動建設91萬平方米,已入駐企業56戶。

  中小企業發展開啟新篇章。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達到6個,入駐創業實體60多戶。森田特種車輛等5戶企業產品被認定為全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產品,白酒廠等8戶企業列入全省食品工業創品牌重點企業,工具公司等81戶企業躋身全省成長型中小企業行列。全市非公經濟實繳稅金達62.4億元,增長21.3%。

  『裂變工程』助推新跨越

  2012年,牡丹江市將以工業裂變昇級工程為載體,以調結構、轉方式為主線,大力實施『三大工程』,全力打好『三大戰役』,努力推動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越。

  實施工業提速工程。進一步完善工業經濟『大運行』調節機制,強化各部門、各科室包扶聯系企業制度。加強對規模以下企業的考核、篩選和培育,爭取更多的企業進入規模以上口徑。爭取落實大用戶直購電政策,暢通主導產品鐵路和公路運輸『綠色通道』。全市工業保持高位運行態勢,鞏固全省領先位次。

  實施企業提檔工程。堅持『抓大、壯小、扶微』,支持現有企業裂變擴張,催化小微企業提質提檔,促進工業經濟實現裂變式發展。重點扶持首控石油、恆豐紙業、樺林佳通、北方工具等企業上項目、擴規模,打造一批立市型支柱企業。開展『中小企業服務年』活動,加強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使更多的企業躋身全省成長型中小企業行列。

  實施產業提昇工程。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生產技術高端化、組織管理現代化、生產規模集約化,改造提昇傳統產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系。抓住新一輪產業轉型、資本梯度轉移機遇,實施產業集群化戰略,打造新材料及光伏、煤化石化等具有本地特色和比較優勢的集群經濟板塊。

  打好大上項目的戰役。以市本級骨乾企業產能翻番項目為重點,集中力量建設、投產、謀劃、儲備一批有牽動力的大項目。抓達產,確保恆豐1.5萬噸特種紙、北方工業園風電整機等投產項目早見效。抓進度,推動頁岩油、水泥生產基地等在建項目早建成。抓落地,爭取銅包鋁、碳化硼微粉等新建項目早開工。抓謀劃,促進重油深加工、物聯網產業園等長遠項目早生成。

  打好園區建設的戰役。堅持『工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聚』的原則,以市區工業為核心,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統籌推進全市工業園區建設。重點抓好大慶路工業園區、光伏產業園區、石油裝備制造產業園區、中俄科技信息產業園區、四城區中小企業工業園『四區四園』的空間擺布。

  打好招商引資的戰役。樹立『抓招商就是抓項目、抓發展必須抓招商』的思想,借助外力,搶佔先機,推動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重點圍繞新材料及光伏、煤化石化、生物醫藥等十大產業項目及其上下游產品,立足現有企業,以長三角、珠三角為重點,主動承接產業轉移,開展存量招商,爭取引進一個新項目、配套跟進一批新企業。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