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4日訊 行署農委認真貫徹落實地區『兩會』精神,圍繞重點工作抓推進,明確了全區農業要在八個方面實現突破,2012年全區農業總產值將實現42.6億元,同比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201元,同比增長12%的目標。
種植結構調整取得新突破。按照地區『兩會』提出的『加速種植業結構調整』的要求,今年在調整種植結構方面取得新突破。積極擴大經濟作物種植,在壓縮大豆、小麥傳統種植作物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經濟效益較高的林下資源、藥用經濟作物及其他經濟作物種植,年內新增蔬菜面積1萬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3萬畝,實現產值0.5億元;依托現有優勢,以龍頭企業為帶動,推動馬鈴薯實現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進一步擴大馬鈴薯種植面積,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發展馬鈴薯專業種業公司3個,微型薯生產能力達到1000萬粒、原種一代生產基地達到1.5萬畝。
資金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把握國家和省支持農業發展的契機,努力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年內重點抓好三縣及加區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項目、扶貧開發、大型農機具補貼、大型農機合作社、測土配方施肥、農業推廣體系改革、馬鈴薯原種補貼、外向型農業、陽光工程項目培訓、陽光保險等政策項目資金上報爭取工作,爭取今年農業政策項目資金突破2億元。加快實施推廣體系改革示范縣項目建設,按國家和省要求完成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工作。
扶貧開發取得新突破。今年是啟動新十年扶貧開發的第一年,省委將大興安嶺林區作為扶貧開發的主要范圍,要搶抓政策機遇積極爭取扶貧項目和資金。年內實施漠河北紅村等4個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目前四個村的整村推進扶貧規劃已上報,2013年年底完成四個村的整村推進任務實現脫貧。
農業產業化進程取得新突破。積極為北奇神綠色產業集團、超越、北極冰、依莓、綠源蜂業、松濤鹿苑等企業爭取扶持資金,打造知名品牌,壯大龍頭企業。著力培育和發展馬鈴薯、糧食、特色養殖、蔬菜、山特產品等產業,引進龍頭企業,力爭3~5年時間,形成糧食產業、畜產品、山特產品加工基地;發展訂單農業,保障龍頭企業原料供給,今年力爭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銷售收入達到4億元。
農村環境治理取得新突破。重點開展對呼瑪、嶺南生態農業示范區農業廢棄物進行治理,確保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三清、四改、四化』環境治理工程,使全區各試點村、示范村以及中心村基本實現村內主街硬化、輔街沙石化、排水邊溝定時清理,『四旁』綠化覆蓋率100%。全面禁止使用高毒農藥和限制使用的農藥,有效治理農業污染物,防止農業污染事件發生。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取得新突破。積極推進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和縣、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建設,進一步加強對農業投入品和農業廢棄物監管力度,重點強化源頭監管,防止農業污染事件發生。
特色養殖取得新突破。推進冷水漁業規模化發展,冷水魚養殖面積完成1.4萬畝,漁業產值力爭實現2500萬元。推進『畜牧富民工程』,大力發展毛皮動物養殖業、鹿產品加工業、森林豬養殖業,新增標准化養殖小區2個。年底狐貂、獺兔、奶牛、生豬要分別達到14萬只、12萬只、2000頭、10萬頭,分別增長8%、3%、1%、5%,特色養殖戶達到150戶。畜牧業產值實現8億元,同比增長8%。
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突破。繼續深入開展『生態型花園式』新農村建設,今年采取以獎代投方式投資1400萬,重點抓好呼瑪縣三卡鄉等10個中心村建設,其中4個鄉鎮年底達到省五星級驗收標准,將十八站鄉和韓家園村建成林農共建示范點。繼續推進村屯撤並工作,力爭年內全面完成泥草房改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