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訊 “地區生產總值、全口徑財政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等四項硬性經濟指標年以兩位數增長。”慶安縣第十四次黨代會吹響了今後五年崛起振興的號角。
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慶安縣根據市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全市未來發展的全面謀劃和部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進中求快、快中求好,以發展城市型經濟為統領,以建設綠色食品強縣、區域發展富縣、生態宜居新城為目標,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工業經濟和產業園區、現代化大農業、新農村、城市經濟和城市新區、民生和社會事業、社會管理和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慶安。
構築以現代農業、綠色工業、特色物產業、生態旅游業為支橕的綠色經濟,在全國叫響慶安綠色食品品牌,打造龍江綠色經濟第一縣。構築以城市經濟、園區經濟、鄉鎮村經濟、異地經濟、綠色經濟為支橕的縣域經濟,實現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城鄉居民收入“四個翻番”目標。構築以城市經濟、城市生態、城市文化、城市功能為支橕,擁有優良的生態環境,健全的公益事業,完善的基礎設施,集群發展的綠色工業,繁榮活躍的現代服務業及和諧發展的社會環境,把縣城打造成為生態之城、園林之城、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重點發展食品加工、醫藥、能源、礦產、高新技術五大產業,支持現有骨乾企業擴產和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財政貢獻率;加快在建項目建設,促進在建項目盡快投產達效;舉全縣之力招商引資,今後5年,每年都要新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大項目50個,把經濟總量中第二產業比重提昇到36%以上,財政收入中第二產業的貢獻份額提昇到80%以上。實施農田水利建設,以推進生產標准化為重點,實施糧食增產工程,建設高標准科技示范園區,力爭到2016年,糧食總產突破35億斤。撤並自然屯、建設中心村、打造小城鎮,撤並20%的自然屯、建設30個中心村、打造13個小城鎮。城市建設以開發建設新城區為重點,同時兼顧老城區的改造提昇,力爭用5到10年時間,使城市面積擴大到30平方公裡,其中老城區10平方公裡,新城區10平方公裡,工業園區10平方公裡,城內人口達到20至25萬人,全縣城鎮化率超過50%。統籌城鄉,同步推進,共同發展。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切實解決好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切實強化社會保障,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建立和完善社會矛盾調訪機制,建設和諧慶安;堅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強化公共安全兩手抓,建設平安慶安;深入開展爭創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等活動,建設文明慶安;抓好政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增強工作透明度,建設民主慶安;認真開展普法教育,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慶安。
今年,慶安在產業項目、現代農業、新農村、城市建設和鄉鎮村經濟發展、民生和社會事業、社會管理上攻堅突破。圍繞食品加工、醫藥、能源、礦產、高新技術等重點產業,依托豐富資源、地理區位、環境承載、優惠政策等比較優勢,突出省級工業園區主要平臺,著力開展領導招商、戰線招商、以商招商、產業招商、能人招商、全民招商,提昇招商引資效能。慶安的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來得更加精彩紛呈。計劃全年引進固定資產投資超5000萬元項目突破50個,實現工業增加值15.8億元,稅金7500萬元。辦成涉及教育、衛生、公共事業等方面利民實事2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