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憲魁在第九次全省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
大力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推動科學發展綠色崛起
要求新形勢下的環保工作處理好"五個關系",突出"四項重點",提高"五種能力"
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出席會議並講話。東北網記者 張強 攝
東北網2月27日訊(吳殿峰 黑龍江日報記者王彥 賈輝 東北網記者 張強) 27日上午,省政府召開第九次全省環保大會,貫徹落實全國第七次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總結我省“十一五”時期以來環保工作,全面部署“十二五”時期和今年環保工作任務。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講話強調,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利在當代、功在千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省經濟發展之基、社會建設之要、民生改善之願,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要求。各地各部門特別是環保部門和重點企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轉方式、調結構,大力改善城鄉環境質量,進一步增強懮患意識、責任意識,善待自然、保護環境,多措並舉、破解難題,積極探索新形勢下代價小、效益好、低排放、可持續的新型環保道路,推動龍江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為我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副省長於莎燕主持會議。
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十一五"以來,牢牢把握科學發展主題和轉變發展方式主線,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著力解決主要污染物排放、流域污染防治、生態環境治理等突出環境問題,主要污染物減排成效斐然,松花江流域環境污染治理效果明顯,環境監管力度加大,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省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深刻變化。“十一五”時期,是我省環境保護投入和整治力度最大的時期、環保領域不斷拓展的時期和城鄉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的時期。隨著我省工業化、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面臨的環境壓力繼續加大,整體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十二五"時期,必須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努力開創環境保護事業新局面。
王憲魁強調,加強環境保護就是發展生產力,就是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就是調結構、轉方式,就是增進民生福祉。環境保護既是"紅線",也是"底線"。加快經濟發展,既不能撞"紅線",更不能出"底線"。環境保護工作事關大局、影響長遠,需要從全局上把握,處理好相關關系。一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加強環境保護的總要求。發展是目的,保護是前提,保護需先行,發展做支橕。既不能單存為了追求GDP,破壞碧水藍天,殃及子孫後代;也不能片面強調環境保護,制約和影響自身發展。要從注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向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重轉變;從環境保護滯後經濟發展,向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步轉變;從主要靠行政手段保護環境,向運用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綜合治理轉變。二要處理好監管與服務的關系。要牢記環境保護是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主動為項目建設環評審批、園區建設、產業項目建設落地等提供優質服務。我們要求發展產業、大上項目,與加強環境保護並不矛盾、也不衝突。上項目、建園區,首先要進行環境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要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達效、同步達標。要堅持依法監管,嚴厲打擊破壞環境、污染環境的違法活動。三要處理好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十二五”期間,我省環境保護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左右,要統籌規劃,納入以"十大重大產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強科技創新支橕,提高市場競爭力。四要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各市地和各部門既要發揮各自功能優勢,又要做好跨區域、跨行業的綜合整治,形成資源整合、政策疊加的格局。五要處理好治本與治標的關系。要堅持標本兼治,治本為上。在污染源頭治理上,要強化資源、環境指標的硬約束,形成倒逼機制,大力推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技術創新成果和先進工藝技術,淘汰落後產能,加快循環經濟和低碳發展。
副省長於莎燕出席會議並講話。東北網記者 張強 攝
王憲魁指出,"十二五"時期,國家和省對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從制度和政策層面做出了明確部署,任務和目標非常明確。要認真貫徹落實《環保法》,堅持依法依規推進各項工作落實。當前,要著力做好四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堅決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按照國家要求,"十二五"期間,我省化學需氧量排放、氨氮排放總量要分別減少8.6%、10.4%,二氧化硫排放、氮氧排放總量要分別減少2%、3.1%。這些都是約束性指標,必須堅決完成。二是紮實推進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松花江是我省的"母親河",也是一條國際河流,防治水體污染,是我省神聖的責任和使命。"十二五"期間,要加大投入,推進完成404個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整體提昇松花江流域水體質量。三是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要以"十大重點產業"為主體,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支持污水處理和環保服務產業發展,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四要全面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同時,要嚴格農村地區工業園區和工礦企業污染防治,防止污染向農村轉移。
王憲魁要求,環境保護既是全社會應盡的義務,更是各級政府應擔的責任。要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布局,擺到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認真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切實提高組織領導能力、執法監管能力、科技創新能力、突發應急處置能力和政策支持能力,推進環境保護工作健康發展。
大會表彰全省環保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東北網記者 張強 攝
於莎燕要求各地各部門要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環境問題,全面提高對環保事業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會議表彰了全省環保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各市地及省農墾總局遞交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總量目標責任書。中省直有關單位和各市(地)政府及有關重點企業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