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尚威一家三口在火車車廂門口揮別家鄉
就要離家了,謝尚威面帶傷感
付佳偉為琦琦戴頭飾
看著兒子收拾行裝,謝尚威的媽媽潸然淚下
謝尚威的妻子收拾行李
付佳偉的母親給謝尚威的女兒試新衣服
付佳偉為救命恩人送行
婆媳情深
看著兒子離開,謝遠新難掩淚水。
東北網2月28日訊 2012年1月27日早晨,黑龍江省雙城市韓甸鎮29歲的農民謝尚威果斷伸出雙臂,挽救了一名從5樓不慎墜下的15歲少年。
正是這瞬間的見義勇為,讓謝尚威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仔變成了世人矚目的救人英雄,贏得了“最美叔叔”的稱號。
2月27日,即將啟程返回廣州的謝尚威坦言,曾經的過往只是他人生的一個小小片段,他將繼續自己從前的生活。
可是這一個小小的片段,這一瞬間所選擇的人性光輝,足以激發全社會向善的力量。
大愛無形
一家老小傷離別
27日9時,記者推開謝尚威的家門。前來為他送行的親友擠滿了屋子。即將分別,謝尚威的母親邢立傑獨自躺在裡屋的床上抹眼淚,父親謝遠新默默地坐在板凳上一言不發,只有女兒琦琦歡笑著跑進跑出,顯然她對於即將的遠行充滿了興奮。
謝尚威告訴記者,因為捨不得兒子、兒媳和小孫女離開,母親昨晚哭到半夜。也難怪,女兒6個月大之後,就開始由母親帶,今年已經7歲了,換了誰都捨不得。
父親謝遠新說,盡管他有三個兒子,長子大威一向是家裡的頂梁柱,家裡的大事小情他都會先和大兒子商量,這次大威走,他的確捨不得。就在昨天,大威還趕在臨行前去岳父家裡,幫著買了存糧,並且備好了春耕的種子和化肥。
記者看到謝尚威的手腕上仍戴著那塊被震飛指針的手表,大威搖了搖手腕說,這只表走得蠻准的,經過了一次強震,依舊分秒不差。其實自己的表也不是啥名牌,只是一次聽同事們說,過年買一塊手表,一年都會走字兒。所以他買了兩塊表,一塊自己戴,另一塊送給妻子陸鳴雷。這時站在一旁的女兒琦琦跑過來揭了“內幕”,“是不是你這塊是便宜貨,媽媽的是正品?”大威愛憐地戳了一下女兒的額頭說:“就你最知道!”
謝尚威說,他和女兒無論是性格還是飲食習慣都非常相似,愛吃面條、疙瘩湯,討厭喝粥,吃菜無辣不歡。兩個人的哭點都很低,用農村話說叫“眼窩子淺”,看電影、電視劇到了感人的地方,經常止不住淚水。
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媒體采訪座談會上,當老鄰居王永臣含淚講述,對救人後的謝尚威表示擔心時,謝尚威也跟著哭了起來。當晚在電視上看到這段場景,琦琦抹著眼淚跑出了客廳,口裡直嚷“看不下去了”。
直到將謝尚威送下樓,母親邢立傑也依然難掩淚水,她與兒子相擁而泣,說出了一個願望,“你們一定要照顧好孩子。”
謝尚威也在微博中寫下“今天的心情特別不好!明天要回廣州工作了,看到媽媽抱著我女兒哭泣的樣子。我的心都碎了!”“親情是最值得珍惜的感情,常懷感恩的心纔會幸福!”並對母親的囑托做出了保證。
雙城市韓店鎮鎮黨委書記方向明執意要開車親自送謝尚威,他說:“我這是代表韓甸鎮的百姓為大威送行,向大威表達一份敬意。”
直到送行的車輛絕塵而去,父親謝遠新和母親邢立傑仍站在寒風中不停揮手。
大愛無求
推辭采訪婉拒酬謝
被救少年付佳偉和母親宮玉娟也來為恩人謝尚威送行,付佳偉從口袋裡掏出兩個熠熠閃光的頭飾給琦琦戴在頭上,宮玉娟也幫琦琦穿上了一件嶄新的小夾克。宮玉娟說,太多的感謝話就不說了,謝尚威曾拒絕酬謝,她們娘倆只好准備了這幾件小禮物送給孩子,希望琦琦和佳偉今後能像親兄妹一樣交往。
站起都快趕上謝尚威高的小佳偉,跟大威哥合影照了一張又一張。他說當年大威哥和媽媽一起在供銷社賣服裝的時候,就經常帶他一起打籃球,當年他的一雙嶄新的喬丹籃球鞋曾讓大威哥羡慕不已。
從記者第一次到謝尚威家要求采訪,出於擔心報道會對墜樓少年一家帶來負面影響,謝尚威最初的態度是婉言拒絕采訪。當謝尚威的事跡經多家媒體報道轉載後,很多單位和個人表示要予以謝尚威豐厚的捐贈,有人甚至表示,可以為謝尚威在當地安排一份體面的工作,這樣他就無需再去廣州打工,而對此謝尚威都一概婉言謝絕了。被救少年付佳偉的母親在醫院多次跪謝救命之恩,孩子出院後一家人又將一萬元酬勞金送上門,謝尚威同樣沒有接受。
謝尚威說,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伸手接孩子的時候並沒有期望任何榮譽和獎勵。在一個文明的社會裡,當好人不難,做好事也不難。因此,他只接受來自官方的表彰和獎勵,而不接受任何個人和企業的捐助。
大愛無懼
危難時挺身而出
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謝尚威挽起小佳偉的袖子,看看他手腕上的疤痕,謝尚威問道,還疼嗎?佳偉說,有一點點。宮玉娟說,按照醫生的囑咐,孩子的胳膊還需要再吊兩天,為了今天能來送大威,早晨纔撤掉石膏。
謝尚威露出自己的胳膊,給佳偉看了看自己胳膊上的兩道疤痕,鼓勵他說,這是騎摩托摔的,打了兩根鋼釘,現在一點都不疼。
談起救人當時,謝尚威還是最初的那句話,“任何一個為人父母者見到了都會去做的,我救人只是出於本能,當時沒多想。”事後,謝尚威戲言,咱這雙胳膊從小就拎包賣服裝,老有勁兒了,當時真不知道哪來的一股勁兒。
謝尚威的連襟謝永濤說,事發當天謝尚威一早去他家看望岳父岳母,當時留他吃飯怎麼都不肯,要是早走或者晚走一分鍾,都趕不上救人。謝尚威的大舅哥陸明波說,串完親戚大威回來送車,並沒有到他家屋裡坐一下,只是隔著窗戶和他揮了揮手算作告別,而緊接著就發生了救人的一幕。
大威笑著說,也許這就是他和小佳偉的緣分,要是他當時多想想55公斤從五樓墜落,能產生860多公斤的衝擊力,可能就不敢伸出雙臂。而出於本能,啥也沒想纔有這麼一接。
大愛無聲
肩負責任選擇平凡
謝尚威英勇救人自後,他此前曾做過的一些見義勇為事跡也被爆料出來。13歲那年夏天,正在河邊玩耍的謝尚威顧不得自己不會游泳,紮進河裡救一名落水女孩,事後因嗆水過多被拉上岸;三年前的夏天,到鎮裡辦事的謝尚威奮不顧身抓住一名撞倒孩子的肇事者後,又把撞破脾髒的孩子及時送到醫院,並墊付了1900元的醫藥費。
像以往一樣,這次謝尚威同樣想無聲無息地保持沈默,但是他的英雄事跡還是迅速傳播。謝尚威說:“咱救人不是為了回報,就是要對得住自己的良心。”
如今身體已經康復的謝尚威,最大的心願就是及早回到廣州繼續原來的打工生活,謝尚威說這些天以來,自己真的感覺有些疲憊,就感覺身後有一股力量在推著他往前走。他向往平靜,很懷念從前。
謝尚威還透露他急於趕回廣州打工的另外一個原因,在家庭中作為兒子、丈夫和父親多重身份的他,有責任讓妻兒老小過上幸福的生活。謝尚威坦言,此前他接受騰訊網提供的5萬元“築德基金”以及政府的獎金,都用來還了買房時父母欠下的錢。已近而立之年的他不希望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他要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打拼一片天空,這也是他這次不顧父母挽留,執意返回廣州繼續打工的主要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去年在他十分無助的時候,廣州銘紳貿易有限公司給了他現在的這份工作,既然答應人家回去,就一定要履行諾言。
27日晚18時35分,謝尚威帶著妻女登上T238次列車,車廂內等待謝尚威的是一場簡短的座談會,本次列車的列車長時文華首先向謝尚威表示歡迎,他說作為服務行業的鐵路客運,他們更應該學習謝尚威的這種新時代雷鋒精神。謝尚威說,在今後的打工生活中他們一家人都會靠勤勞打拼,靠誠信賺錢,只會給龍江人爭光,不會給父老鄉親丟臉。
19點09分,隨著汽笛一聲長鳴,從哈爾濱站駛往廣州東站的T238次列車緩緩啟動,謝尚威透過車窗不停地揮手,向前來送行的人群告別。
記者手記
滴水從容歸大海大美大愛本無言
謝尚威走了,揮手作別之後,消失在眾多旅客匯成的人流之中,平凡得和其中的任何一個沒有什麼兩樣。就像一滴水回歸到大海的懷抱。
自2012年1月29日,作為第一個踏進謝尚威家門的記者,到今天的29天裡,筆者與其只有數面之緣。如今站在面前的謝尚威和29天前,幾乎沒什麼兩樣,一樣的熱情、率真、坦蕩。
隨著謝尚威的故事廣泛流傳,有人說他是“最美叔叔”,“最man的爺們”;也有人說他是捨己救人的草根英雄;還有人稱他是雷鋒精神新時代的代表。但在記者眼中,他卻是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普通人。
說他是普通人是因為:危險,他一樣會怕,怕得經常在夢中驚醒;受傷,他一樣會痛,痛得直不起腰;感動,他一樣會哭,哭的像一個孩子。
同時他也是偉大的,正因為他偉大,他做出了常人未曾做的事,他用自己的生命,在極低的生還概率下換回了另一條鮮活的生命。
正因為他平凡,我們當中的每一個都能學得來。這不需要“挾泰山以超北海”的勇毅,更不需要“化腐朽為神奇”魔法,只需要擁有一顆為長者折枝,替盲者引路的赤誠之心。
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謝尚威的平凡之處說到底就在於他擁有這樣一顆惻隱之心,而偉大之處在於他更好地保持了這顆惻隱之心。
古語雲,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弘揚學習聲中,謝尚威名聲鵲起。而此時謝尚威卻能憑借自身的淡然洗盡鉛華,返璞歸真,從容選擇堅守平凡。這更加在每個人心中增添了一道亮色,一抹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