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9日訊 伴隨臨床用血量逐年攀昇,全國多座城市出現供血緊張局面。而哈市臨床用血內供有餘,外有支援,連續八年實現臨床用血無緊張。去年,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全年采血42.4噸,與2010年相比有一定程度上昇。與此同時,哈市受衛生部指派,在北京奧運會、汶川地震等特殊時期,曾向北京、昆明等地支援醫療用血。
經過多年積累,哈市探索出一套成熟的無償獻血“121模式”,即確立一個理念,建立兩支隊伍,最終實現一個目的。具體地說,就是確立一個“獻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無量”的理念,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獻血人群隊伍和一支不斷擴大的志願者宣傳服務隊伍,最終實現臨床用血百分之百來自自願無償獻血。正是由於這一模式的實施和不斷完善,開創了哈市無償獻血的新局面。
獻血者11萬固定人群4萬
2011年,哈市自願無償獻血人數達到11萬人,其中有4萬人是長期固定獻血者。在市政府大樓工作的熊先生已累計獻血2400毫昇。他說,每年他至少獻一次血,他的兒子也是固定獻血者,雖不到20歲,已經多次獻血。
市獻血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軍介紹,固定獻血人群的血液合格率高而且安全系數更高,尤其在血型急缺時可以迅速采集到滿足臨床需求的血液,而且能夠有效應對季節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目前,哈市為獻血超過兩次的市民建立資料庫,並在他們獻血後發去獻血祝賀短信,每逢節日還發送問候短信。當獻血時間超過6個月後,市紅十字中心血站還會發去問候和有無再獻血需求的提示短信,與獻血者建立長期互動關系。
對稀有血型,哈市也建立了自己的“儲存庫”,成立了稀有血型互助會,全市600多名會員基本都能夠做到只要接到血站需求電話就能隨叫隨到。有了稀有血型互助會,不僅能夠滿足我市Rh陰性血的臨床需求,而且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可以支持其他地區用血。2009年,經國家調撥,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在24小時內采集了3600毫昇Rh陰性血,空運至新疆烏魯木齊市。
“獻血有益健康”深入人心
2月28日,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在市政府大院組織了一次無償獻血活動,活動時間原定在下午13時,而中午12時30分開始,就陸續有公務人員來到獻血車。第一個來獻血的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隊長張再敏說,獻血是多好的事兒啊,既利己又利人。
王軍說,哈爾濱人獻血已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的養成來源於無償獻血意識深入人心,無償獻血意識的養成又源於哈爾濱找准了符合人們實際心理需求的宣傳理念。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從獻血者的心理需求出發,將無償獻血凝煉成12個字“獻血有益健康,救人功德無量”。
同時,針對自願無償獻血者來自社會各行各業的特點,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在宣傳自願無償獻血過程中在內容和角度上又有所不同:對普通市民側重宣傳無償獻血方便自己和家人日後用血;對知識分子及公務員側重宣傳無償獻血對身體健康有益;對學生側重宣傳無償獻血是一種健康、陽光的生活方式。
通過多角度宣傳,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並參與到自願無償獻血隊伍中來。不僅如此,這些自願無償獻血者還自覺地成為獻血常識的宣傳員。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的親人、朋友,對於獻血從不了解到了解、對他們的捐獻行為從不理解到支持,很多人在他們的感染下,也自願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中來。
一支結構合理的獻血隊伍
王軍說,哈爾濱供血未出現緊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合理的獻血人群結構。哈市始終把大學生的獻血比例嚴格控制在30%以內,其他70%來自最普通的廣大市民。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大學生放假等原因而引發血液供應緊張。
在宣傳上,市紅十字中心血站把重點放在了普通市民身上,他們經常組織志願者深入機關、企事業單位進行無償獻血理念宣傳,而且在繁華路段發放獻血宣傳冊、豎立廣告牌匾、制作車體廣告等等。
但是哈市並沒有放棄有獻血意願的大學生,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高校聯合組建了無償獻血社會實踐基地,每年都給大一新生進行講座,組織他們來血站參觀,了解血液的捐獻和使用流程,以便他們日後走向社會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為實現哈市供血無緊張儲蓄“後備力量”。
一支不斷擴大的志願者組織
在哈市街頭獻血點,總能看到一支流動的“紅馬夾”。這支“紅馬夾”隊伍不是血站職工,卻擔負著無償獻血宣傳和為獻血者服務的工作,他們就是哈市無償獻血志願工作者服務組織。這個組織從2006年成立至今已由最初的39人發展壯大到現在的500多人,組織成員都是自願無償獻血者,他們利用業餘時間到血站或者各個采血點為獻血者提供諮詢服務,並在節假日期間深入社區、高校、機關等開展宣傳工作,通過自身經歷向市民普及無償獻血知識,解答疑問、打消顧慮,在宣傳無償獻血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為志願者組織提供相關知識專業培訓,在宣傳活動過程中給予經費支持,並在血站內為他們提供辦公場所及必要的辦公設備。
王軍頗有感慨地說,近年來,在無償獻血招募和宣傳工作中,無償獻血志願者組織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經逐漸成為無償獻血宣傳的主力軍。
該組織負責人王曉明說,志願者來自哈爾濱各個行業,有公交車司機、家政人員、企業職工、公務員等,他們都有至少一次無償獻血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