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煉化特色發展聚增實力
2012-02-29 09:13:4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司麗華 張玉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29日訊 一家企業的發展道路是漫長的,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

  對處在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大慶煉化公司來說,在加工原油首次突破600萬噸、營業收入首破400億元,實現『十二五』精彩開局後,如何高點站位、走好關鍵步,成為迫切需要抉擇的現實問題。

  『面對內外部壓力和挑戰,我們更要看到發展的有利條件。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了油田化學品、60萬噸聚丙烯和高檔潤滑油基礎油三個生產基地,具備了與油田之間上下游一體化、煉油和化工一體化優勢。在正確分析有利形勢和優勢的情況下,我們確立了走特色煉化之路。』大慶煉化公司總經理萬志強對大慶煉化公司今後的發展充滿信心。

  全力保障油田4000萬噸穩產

  作為依托油田、服務油田,隨油田發展而不斷成長壯大的企業,煉化公司一直將大慶油田原油4000萬噸穩產作為政治任務,全力支持。

  站在歷史的高度回望,煉化公司做強油田化學品基地邁出的『三大步』,每一步都與聚丙烯?胺相關:

  1996年,隨著年產5萬噸聚丙烯?胺工程的投產,煉化公司高起點地拉開了建設世界級油田化學品基地建設的序幕;

  2000年以來,煉化公司自主研發高品質的聚丙烯?胺系列產品,從早期單一中分子量,一直到3500萬至4000萬分子量超高分抗鹽聚丙烯?胺的工業化生產,滿足了三次采油對聚丙烯?胺的高品質要求;

  2010年4月26日,歷經318天有效工期的奮戰,聚丙烯?胺擴能工程建成,使公司聚丙烯?胺年生產能力達到17萬噸,擁有化學法和生物法兩套聚丙烯?胺生產工藝,產品品種也增至18個品種規格,為大慶油田4000萬噸硬穩定,提供了最『硬實』的支持。

  煉化公司還緊跟市場需求,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生產負荷,切換生產配方,調整產品結構。去年,大慶油田對均聚中分產品的需求猛增,煉化公司均聚中分產品出現缺口。公司科學統籌,積極調整6條生產線為中分生產。同時,對聚丙烯?胺三車間的2條抗鹽生產線進行產品生產方案昇級技術改造。這也是煉化公司在聚丙烯?胺設備、技術國產化後的又一次創新。

  煉化公司已經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00~3500萬低、中、高、超高分子量的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復合離子型、抗鹽和預交聯等十幾種型號的系列化、差別化聚丙烯?胺產品。公司優化現有22條生產線,實現滿負荷運行,並加大技術改造與科技攻關力度,消除聚丙烯?胺上產瓶頸,力爭使生產線日產量提高2%,設備完好率達到98%,裝置操作小時數年增加3%。

  此外,煉化公司還將根據大慶油田不同區塊地質結構對聚丙烯?胺的不同要求,進行新產品開發,保證不同地質條件的適用性,全力提高采收率。2011年生產聚丙烯?胺16.51萬噸,全部應用於油田生產。

  轉變發展思路打造特色煉化

  國內煉化企業有很多,但與大慶煉化公司流程特點相近的卻很少,其不僅生產高品質清潔燃料油,還生產國內規模較大的油田化學品、聚丙烯等產品。基於此,大慶煉化緊緊圍繞『特色煉化』這一發展定位,紮實推進,完成了走特色煉化發展的『破題』,回答了打造特色煉化企業的關鍵點究竟在哪裡的時代命題。

  作為中國石油業內唯一一家可生產PA14D聚丙烯產品的廠家,煉化公司致力於PA14D牌號產品的生產和技術研究工作。生產的PA14D產品,在國家化學建築材料測試中心檢測後,順利通過8760認證。其產品質量、性能可完全替代進口產品,解決了國內大批量需求抗衝共聚產品依賴進口的難題。高質量的產品得到了國內眾多大型管材料生產廠家的信賴,去年共銷售替代進口產品PA14D管材料9.81萬噸,佔全國聚丙烯產品總銷量的30%。

  目前,第二套3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建設緊鑼密鼓,項目投產後,公司聚丙烯生產規模將達到60萬噸/年,預計年可增加銷售收入近30億元。屆時將成為中國石油最大的聚丙烯生產基地,對拉動大慶市乃至全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強化精細管理保質量提效

  大慶煉化公司一直把精細化管理作為一項長期工程來抓,從『精』處著眼,從『細』處入手,『咬定』效益和質量不放松,探索了一條轉變發展方式的內涵發展道路。

  公司將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素質,落實到基層並深入到員工中,在建設『世界級聚丙烯生產基地、世界級油田化學品生產基地、高檔潤滑油基礎油生產基地、全國企業文化示范基地』的征途中步伐更加堅實。

  1月31日大慶煉化公司年產30萬噸聚丙烯裝置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的低溫環境下,順利完成T30S至EPS30R抗衝共聚產品的切換工作,並生產出合格產品,成為同類裝置中運行溫度最低的抗衝共聚單元。大慶煉化將向市場提供4000噸EPS30R聚丙烯產品,不僅可緩解國內注塑市場緊缺局面,而且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公司深化精細管理,提昇企業管控能力,不斷挖潛增效,促進節能節水工作,力爭全年節能1.3萬噸標煤,節水10萬噸……

  一項項規劃舉措,體現了科學發展的主題;一件件具體實事,體現了務實肯乾的態度。現實與未來都會證明,大慶煉化公司走出的特色之路充滿光明、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