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9日訊 隨著我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區等『八大經濟區』戰略出臺,以及我市作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思路,新興區緊緊抓住這一機遇,積極創建良好的政策優勢和發展環境,把發展煤化工作為調整煤炭產業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鼓勵支持焦爐煤氣綜合利用和煤焦油深加工,產業鏈不斷延長,有力地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新興區加大對煤化工企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嚴格兌現各種優惠政策,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先後通過爭取省科技廳、發改委等部門,為企業爭取20餘項科技項目支持。積極爭取市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項目資金,為寶泰隆公司等企業爭取技改、貼息貸款等各類資金8000餘萬元,為企業技術改造和做強做大提供支持和保障。實行重點企業掛牌保護制度,每年發放服務企業聯動手冊2000多冊。建立環境投訴舉報中心,設置舉報電話,嚴格查處破壞環境建設的單位和個人。幾年來,全區共受理涉企投訴21起,處理21起,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100%,為轄區企業發展解除了後顧之懮。
拓展現有煤炭資源和市場空間。新興區位於我市幾大國有煤礦的腹地,資源優勢得天獨厚,為發展煤炭循環經濟,實現煤化工產業長遠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從宏觀環境看,我國經濟已進入重化工時代,國內『缺油少氣富煤』的能源結構,決定了煤化工將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新興區以幾大焦化企業為基礎,引導企業大搞焦爐改造、煤化工下游產品開發,項目總投資21億元,相繼建成了寶泰隆、隆鵬98萬噸焦化,美華公司60萬噸焦化技改、乾豐98萬噸焦化一期以及寶泰隆公司10萬噸甲醇和10萬噸煤焦油加氫裝置、萬昌公司5萬噸苯加氫等重點建設項目,寶泰隆公司被評為我省循環經濟示范企業,並於去年成功上市。
完善產業基礎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這個區引導企業在煤炭洗選上采用先進工藝,實現了原煤全部入洗。在焦化產業上,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堅持『控制總量、關小上大』的原則,淘汰了大批小焦爐,煤化工生態工業園區逐漸形成規模,近幾年,新建3座百萬噸焦爐,焦炭產能達到600萬噸,建成了一批高科技煤化工大項目。現已建成寶泰隆、隆鵬、萬昌等較大型的焦化企業7家,多數企業上齊了煤焦油、粗苯、煤氣等回收利用和環保設備。在煤化工產業上,建設了焦爐煤氣制甲醇、煤焦油加氫、苯加氫等一批煤化工項目,實現了對煤氣、焦油等中間產品的回收利用。新興區煤化工生態工業園區於2002年開始規劃建設,是以我市煤炭資源為依托,以項目為紐帶,通過項目積聚建設而逐步形成的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一定規模和基礎。焦炭生產能力佔全省總量的40%,粗苯、甲醇分別佔全省的40%和55%,苯加氫填補了省內空白,煤焦油加氫項目是在世界率先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產業化項目。今年在建的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5萬噸針狀焦、煤氣多聯產、精細玻璃纖維等重點項目建成達產後,整個園區產值可實現超百億,將成為我省最大的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