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節約用水節約資源造福後代
2012-03-02 09:11:41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叢中笑 張敏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3月2日訊 近日,市民經常在各大新聞媒體聽到“地面沈降”這個詞,與之相關聯的是“地面裂縫”、“桑田變滄海”等等恐怖的字眼。市民不僅要問這些事會變為現實嗎?齊市會出現地面沈降嗎?記者就市民關心的問題,日前采訪了有關方面的專家。

  產生地面沈降原由

  地面沈降是指由於自然因素或人類工程活動,引發的地下松散岩層固結壓縮,並導致一定區域范圍內地面高層降低的地質現象。

  國務院日前審批同意的《全國地面沈降防治規劃》(2011?2020年),目前全國遭受地面沈降災害的城市超過50個,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等20個省區市。華北平原在下降、長江三角洲在下降、汾渭盆地在下降,這是我國目前地面沈降的三大重點片區。有數據顯示,整個華北平原目前出現地面沈降的區域已經達到了64000平方公裡,佔整個華北地區的46%左右。

  地面沈降造成的危害

  地面沈降這種普通人很難察覺的現象是一種地質災害。悄無聲息的沈降帶來的危害卻可以驚天動地。百姓生活用水質量下降、防洪能力下降、城市給水供氣管道因沈降變形破壞,建築物和鐵路地基下沈影響安全……甚至可能讓桑田變滄海。

  專家解答地面沈降

  黑龍江省第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總工程師邢開聽到記者提到地面沈降,他第一句就給記者吃了定心丸,“齊市不會出現地面沈降,齊市所處的地殼板塊斷裂帶沒有活動跡象。”“地面沈陷主要原因之一是板塊斷裂帶發生變化,再就是地下資源的開采。齊市的地下礦產資源只有地下水,如果不是過量開采,就不會造成影響。”說到地殼板塊斷裂帶的影響,邢總工程師心裡更有底了,“嫩江是齊市所處的地殼斷裂帶,有記載以來地震僅發生過一次,時間已經久遠了,地震發生在富拉爾基區的紅河村一帶,僅為3.0級,未構成任何威脅。目前,齊市所處地殼板塊斷裂帶沒有出現變化的跡象。”

  地下水的過度開采是地面沈降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市水資源管理處欒總工程師就齊市地下水儲備拿出了一個表,龍沙水廠地下水動態監測點2006年到2010年監測情況。這個監測點是齊市用水量最大,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幾年間水位的變化呈現波狀起伏,數據顯示,工業和民用水的開采量都在允許的范圍內,50個監測點的數據顯示,齊市北三區及富拉爾基區的地下水儲量充沛,沒有過量開采現象的發生。

  齊市用水的主要來源是地下水和地表水,齊市一年中心城區地下水補給量1.04億立方米,一年工業、生活用水在4000萬立方米至5000萬立方米之間,這些數字顯示齊市地下水資源比較充沛。

  節約用水勢在必行

  欒總工程師提醒市民,雖然齊市地下水資源充沛,但是人們不注意解決用水,可怕的後果也可能會發生,節約用水勢在必行。

  市民不要以為齊市地下水資源充沛,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就可以隨意浪費水,水龍頭嘩嘩放個不停。一定要加強水資源重復利用的意識,節約用水就應該是我們每個人的事。齊市的地下水水質優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堪比礦泉水。

  合理利用水資源,是造福子孫的大事,我國50個城市出現地面沈降,主要原因是地下水開采過量所致,合理利用的意思是,企業要采取必要的技術手段,重復利用水資源,老百姓也要把自來水做到有效利用。例如,洗臉水可以用來洗拖布擦地,然後再又來衝洗衛生間。這樣的例子很多,還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意。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