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4日訊(記者 顧碩)七臺河市工商局在紅盾護農保春耕行動中從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入手,既抓市場監管,又抓扶持發展。
強化領導,落實全員責任制。
七臺河市工商局本著整體護農、突出重點的原則,對紅盾護農的具體任務做了明確規定,堅持主管與負責相統一的領導責任制,按分管戰線包保,定期聯系、督查和協調,工商所分片劃區,將轄區內農資監管任務量化到具體監管人員,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機制。
強化機制,落實全過程管理。
七臺河市工商局探索建立了“紅盾護農全過程管理模式”。市場准入把兩關,即規范農資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資格和對於信譽不佳經營不好的企業動員其變更經營范圍或注銷。經濟戶口分類管,就是對轄區內的農資經營戶分成A、B、C、D四類進行監管。專項內容定期檢,實行農資產品抽檢制度。流動銷售要備案,進銷臺賬必須建,監督農資經營者建立由工商部門統一印制的進銷商品臺賬。農資索樣效果顯,他們實行的“農資索樣保留備查辦法”從農資產品未出售前即介入監管,為農民購買到放心農資提供了保障。
強化監管,落實全方位自律管理。
全系統10個農資監管單位與所有農資經營戶簽訂了“不銷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責任書”,由農資經營大戶向全市農資經營企業發出的《倡議書》,公開對社會作出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承諾。同時,積極鼓勵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揮消費主體作用,使資源優勢得到更大發揮,幫助引導農民成立專業合作社200餘個,還主動與紅盾護農工作銜接,幫助合作社自覺把住農資入口和使用關,自覺識假、拒假、打假。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