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姜洪池。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東北網北京3月4日訊(記者 孫曉銳)“政府及衛生部就藥品價格虛高的問題雖然幾年內進行十七次打壓降價,收效不著,藥品價格依然堅挺、居高不下。”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姜洪池表示,有關部門應該出臺包括嚴禁任何制藥廠家在任何媒體做藥品廣告宣傳在內的嚴厲措施,打壓藥品虛高價格。
姜洪池委員告訴記者,現在我國的藥品名稱混亂,一種藥品有兩個甚至多個名稱,如化學名稱、商品名稱。有的同一種藥品,就有多個制藥廠家申請報批不同的商品名稱。面對國家的打壓降價舉措,制藥廠商也出臺各種相應的對策,如不再生產價格真正降下來的藥品,或將降價藥品更換商品名稱、更換包裝重新定價依然高價推向市場。
“造成藥品價格虛高堅挺的其他因素還有制藥業在當地均是繳稅大戶,關系到各地方GDP增長指標,是各地方財政收入的支柱產業,以及涉及地方就業、中間商環節、以藥養醫等利益鏈條,也造就了今天藥品價格依然居高不下的局面。”姜洪池委員直指藥價虛高成因要害。
姜洪池委員建議,政府要對國企制藥業加大管理力度,嚴格控制制藥成本;嚴禁任何制藥廠家在任何媒體做藥品廣告宣傳;回歸藥品的化學原本名稱,取消所有藥品的商業名稱,每一種藥品無論任何制藥廠生產只能標注化學名稱(也是唯一的名稱);對每一種藥品國家根據生產成本等綜合實際制定全國統一的指導價格,達不到全國指導價格的藥品企業會被市場經濟自然淘汰。
針對藥品銷售環節存在的問題,姜洪池委員認為,應建立藥品采購網站或各地設立藥品采購站、物流庫。醫院、藥店可提前自行采購,取消中間商環節。要把藥品的利潤變得菲薄,這樣藥品回扣也就自然消聲滅跡了,造假藥的也會隨之減少,中間商也轉型了,醫院也以藥養不了醫。同時加快醫改進程,制定出臺切實可行的方案,徹底取代以藥養醫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