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雷鋒戰友傳承『雷鋒精神』 7年幫居民解難200件
2012-03-05 10:25:14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趙琪 王浩 張鳴霄 張大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5日訊 修花草、擦樓道、掃庭院、淘下水……在道裡區紅專西段社區,多年來一直活躍著一名“活雷鋒”,他叫李俊熠,是雷鋒當年的戰友。在退休的17年裡,他每天都在身體力行地做著好事。7年前的今天,為了將雷鋒精神發揚光大,他把自己的私人電話公布於眾,只要有人打電話向他求助,就會立馬出手相幫,被居民們稱為“雷鋒電話”;7年間,他甘當義務樓道清掃員、義務環保員、義務監督員,用自己的熱情和服務為一方百姓解決生活難題200餘件,讓雷鋒精神牢牢紮根在社區;7年來,他通過這種方式傳送著“雷鋒精神”,讓人們知道,“雷鋒”就在我們的身邊。

  李俊熠正在更換樓道燈。

  與雷鋒做仨月戰友影響一生

  今年73歲的李俊熠1961年8月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沈陽軍區的一個汽車教導營學開汽車,當時雷鋒同志也從撫順某部隊來到汽車教導營學習開車,他們成了戰友。在三個月的朝夕相處中,戰友雷鋒讓他覺得很“神秘”,刷牙不用牙膏,也不用牙粉,只蘸著精鹽刷牙;襪子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經常周末請假外出,有人問他乾什麼去了,他也不說。後來雷鋒犧牲了,大家看他的日記纔知道他把省下的錢拿去做好事了,休息日時還幫別人蓋房,雷鋒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李俊熠,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1995年,李俊熠從哈市車輛廠武裝部退休回到了家裡,心裡總感到空落落的,便開始琢磨著用更多的時間幫助別人。當時正趕上社區黨組織開展美化亮化樓道活動,李俊熠帶領著幾名黨員一起把樓道內堆積的雜物清理掉,把樓道牆壁粉刷得雪白,並自己掏腰包買來水泥、油漆,將樓道內破損的臺階抹齊、抹平,將扶手油刷一新。然後,各家收集別人不用的地板革,從一樓鋪到八樓,再在各樓層擺上絹花。也就是從那時起,李俊熠成了樓道義務清掃員,用退休金購買清掃工具。10多年下來,他用壞的掃帚、拖布就有近百支。

  記者在李俊熠所在的樓道看到,環境特別乾淨,看不到一則小廣告,一樓正牆上掛著一面鏡子,方便出入時整理衣帽,三樓半的側牆上還貼著一副毛筆字:“請注意公共衛生,勿隨地堆放垃圾。”

  李俊熠正在為居民排懮解難。

  設“雷鋒電話”助困解難

  2005年,在社區召開的黨員學習大會上,李俊熠把自己的小靈通手機號碼公布於眾,5514名社區居民只要有事都可以找他。時間長了,鄰裡間把他的小靈通89569248叫成“雷鋒電話”。

  李俊熠說,他給自己定了個規矩,鄰居有事相求,不管多麻煩,一天之內必須完成。他自掏腰包買來下水道疏通器、燈座、燈泡等工具,上門服務。去年正月初三的晚上,一位獨居的70多歲老鄰居打電話稱,他家的保險絲燒了,李俊熠放下碗筷立即趕到。維修中發現工具不合手,想起有位居民家有專業維修工具,但又不知道具體住在哪個單元,李俊熠一連跑了十多個單元,爬了幾十層樓纔借來工具,把故障修好了。中醫街148號樓住著一名殘疾人,行走不便,一場大雨使他家門前的地面塌陷了很大一片,進出容易絆倒,李俊熠主動弄到水泥把地面抹平;家對門住著兩位80多歲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衛生間水箱壞了,李俊熠幫助修好,下水堵了他去疏通,還親切地說,以後他就是“老哥哥”的親人。

  七年裡,李俊熠的“雷鋒電話”接了無數個,做了兩百多件好事,沒有一件事超過當天。最忙的時候,李俊熠凌晨5時就出門,晚上8時多纔回家,沒休過一個完整的春節。

  做好事傳承“雷鋒精神”

  李俊熠還把雷鋒行動放到整個社區的環境建設上。他及時清除庭院綠地、花壇中的雜草,清撿垃圾,發現花壇內的花草品種單一,就自己花錢買來種子栽種。中醫街街道兩旁的果樹生蟲子了,他自費買來殺蟲藥;到了秋季,樹葉飄落滿地,他找來推車,把落葉掃成堆,找到環衛部門集中處理;冬天,李俊熠帶上工具,把中醫街附近幾棟樓前的積雪都清理乾淨。

  “小社區裡,人人都喊我‘三大員’。”10多年來,李俊熠是樓道清掃員和庭院環保員,還是一名網吧義務監督員。2008年起,李俊熠在附近網吧裡挨家“檢查”,發現了學生就把孩子從網吧領出來送到學校去。

  幾年來,李俊熠的事跡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他曾被評為“哈市十大傑出老人”“道裡區模范共產黨員”。李俊熠說,這些年來,做這些好事他不圖啥名利,就因為他是共產黨員、雷鋒的戰友,他想把戰友雷鋒的精神發揚光大、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