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3月5日訊 眼下正值備耕時節,針對今春旱情,如何讓農民在有限的耕地上創造更大的效益,今年,滴道河鄉搶前抓早開展了農業新技術、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和種植信息服務等多項工作,科技成為今年該鄉農民春耕生產的主角。
這個鄉積極開展科技培訓,大力推廣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由鄉農技專家組成科技服務隊進村入戶,給農民講解、推廣配方施肥、地膜覆蓋、蔬菜種植等實用技術,面對面為農民提供早春育苗、苗期管理、新品種栽培等技術培訓,並把講解要點印成明白紙發放到農民手中,切實提高了廣大農民科學種田的積極性和操作技能。
團山子村村民嘗到了水稻超早育苗技術的甜頭,今年又新建起了育苗棚室,面積增至目前的30棟,4000平方米。“水稻超早育苗畝產最低能提高150斤,有的農民已經嘗到了甜頭,現在俺們清雪、備營養土等准備工作已經就緒,就等著育苗、移栽,大乾一場了。”有了科技“橕腰”,團山子村科技帶頭人、黨支部書記蘇炳山和村民們對今年的農業生產信心十足。這個村的李志全和李志纔哥倆還打起了市場搶手的新品種的主意,種植黑谷子和香谷子10畝,畝產50公斤,每公斤市場價16元左右,這靠新品種增收的賬本讓哥倆算的明明白白。
南甸子村則依托鄰近?牛河的優勢,積極應對春旱,打抗旱井6眼,在60畝藍莓基地旁挖兩個面積分別是5000平方米的蓄水池,並新上噴灌、滴灌等設施,目前正加緊進行電力設施等基礎建設。目前全鄉大棚扣棚200棟、150畝,水稻超早育苗扣棚300棟、4000畝。500多臺(套)農機具全部檢修完畢,為春耕生產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