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黑河3月8日訊 近年來,五大連池市按照“立足農業辦工業、依托資源上項目、立足產業求發展”的思路,以資源為依托,以科技為先導,初步構築了以礦泉系列產品、農林產品和清潔能源開發為主的特色工業體系,工業經濟呈現出勃勃生機,去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9億元,利稅2500萬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和利稅分別實現11622萬元和110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4%和35.8%。
“特”字當頭揚產品美名。該市依托獨特的礦泉資源,先後建成了礦泉水、蘇打水和礦泉白酒、醬油、醋等生產企業,打造出“火山泉”、“連池老窖”、“華山泉”等一批知名品牌,進一步擴大了五大連池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火山泉飲品公司投資1200萬元開發生產了重碳酸、偏硅酸礦泉水、礦泉白酒和飲料、汽酒等礦泉系列飲品,年生產能力1萬噸,產品銷往北京、哈爾濱等地。連池龍頭酒業公司投資540萬元生產大米酒、蛾公酒、連池老窖等礦泉系列品牌白酒,年生產能力3000噸,實現產值900萬元,產品銷往山東、哈爾濱、大慶等省市。由省農墾北大荒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的百萬噸礦泉水項目,設計年產天然礦泉水100萬噸,目前已完成投資3.5億元,設備已訂購,廠房主體工程已完工,預計今年3月份可試生產。由黑龍江省昌泰水泥集團投資5億元建設的寶泉礦泉啤酒項目開工建設,設計年生產能力20萬噸,累計完成投資1.9億元,主要生產車間已完成,生產設備陸續進廠安裝,預計今年5月份試生產。去年試生產的東諭礦泉白酒項目,總投資2億元,設計年產礦泉白酒2萬噸,達產後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2.3億元,上繳稅金4.1億元,實現利潤1.1億元。五大連池市將以現有礦泉生產企業為依托,不失時機地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礦泉系列產品開發,通過龍頭帶動、協會推動等方式,形成體系健全、科技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礦泉產業集群,提高五大連池礦泉系列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不斷壯大礦泉工業經濟。
“綠”字為先壯產品筋骨。五大連池市依托豐富的農林資源,先後建設了畜禽冷凍加工、馬鈴薯精制淀粉加工和林木產品加工等企業,促進了綠色農林產業經濟大發展、快發展。格球山北綠食品公司投資4200萬元對西蘭花、油豆角、馬鈴薯等3大系列25個品種的蔬菜進行速凍加工,年生產能力1.5萬噸,產品主要出口美、日、俄、中東及東盟等國家和地區。二龍山薯業公司投資1.5億元對馬鈴薯進行精深加工,年可加工馬鈴薯20萬噸、生產精制淀粉3萬噸,達產後可帶動10萬畝馬鈴薯種植,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萬達木業公司投資2000萬元生產實木餐桌,產品符合歐洲綠色環保標准,主要出口德國、瑞典、比利時等歐盟國家。龍鎮開發面粉廠投資4000萬元新上一條日處理小麥350噸的生產線,新建一座辦公綜合樓及3700平方米廠房和兩個5000噸儲糧倉,日處理小麥能力達到500噸。投資2000萬元的華濱面粉加工項目和投資1300萬元的龍墾面粉廠已經投產。該市將緊緊圍繞綠色農產品、山產品和林木產品生產加工,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潔”字立本顯產品本色。發展清潔能源、進行清潔生產,是五大連池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該市充分利用豐富的水力資源,投資3.4億元建設了集防洪、發電、旅游、養殖、供水、灌溉等功能於一體的山口水利樞紐工程。山口電廠裝機容量2.6萬千瓦,年設計發電量4300萬度,自2000年正式生產運營以來,已累計完成上網電量1.5億度,實現收入6000多萬元。去年累計發電近2000萬度,實現工業增加值300餘萬元。國昌熱力公司投資2500萬元實施了城市供熱工程擴容改造項目,新建100噸熱水鍋爐1臺、換熱站5個、雙向管網2萬米,分戶供暖改造9.6萬平方米,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昇了城市品位。國電龍源,北京奧陸嘉等4個風能發電項目列入我省風電“十二五”規劃,其中,國電龍源297兆瓦和北京奧陸嘉49.5兆瓦風電項目已獲省發改委批復,正在開展前期工作,中廣核風電公司、大唐風電公司等多家單位在該市開展測風工作,為大規模開發風能資源奠定了基礎。五大連池市將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清潔能源工業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為全市工業經濟搭建廣闊的發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