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責任強措施保落實
省工信委全面推進“創業、創新、創優”活動
全省“創業、創新、創優”活動開展以來,省工信委認真貫徹落實全省“三創”活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和黑辦發【2011】27號文件精神,成立領導組織,制定實施方案,在全系統召開動員大會,迅速推進“三創”活動紮實開展。
一、建立活動組織,明確分工責任。為加強對全委系統開展“三創”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了省工信委“三創”活動領導小組,下設創業組、政策組、創新組、創優組四個工作組。其中,創業組負責產業項目建設、園區建設等經濟發展工作;政策組負責對現有政策梳理、修訂、完善或廢止,出臺支持“三創”政策,並通過新聞媒體公開發布工作;創新組負責科技創新、做強做大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創新工作;創優組負責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機關黨委,負責對全委系統開展“三創”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
二、實施強力舉措,全面系統開展活動。一是加快工業項目建設抓創業。依托全省工業項目建設三年攻堅戰略部署,積極謀劃一批大項目,重點推進一批好項目,突出抓好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步伐,為全省經濟發展攢後勁、打基礎;加快培育和發展民營經濟,進一步放寬准入條件,強化政策引導和政策支持,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縣域工業發展,加大縣域工業項目的指導和支持力度,抓緊制定出臺支持縣域工業加快發展政策意見,選擇一批工業基礎好、有發展潛力的縣(市),在工業項目建設上給予資金、運輸等方面支持,加大對縣域工業園區的扶持力度,加快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和支持重點縣域龍頭企業發展,逐步托起縣域工業基礎,拓展工業項目建設空間。二是轉變發展方式抓創新。積極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優化昇級,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相結合,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進一步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提昇項目建設質量和效益。圍繞技術改造、兩化融合、節能降耗、產業轉移、兼並重組等重點,謀劃、生成、引進大項目、好項目,促進產業轉型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三是創造良好環境抓創優。積極改進服務方式、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繼續組織開展深入基層企業督導服務活動,建立領導乾部聯系點,為企業提高暢通、便捷、高效服務;認真抓好政策梳理,對阻礙創業、創新、創優的及時修訂、完善或廢止,並從立足實際、著眼大局、降低門檻、簡化程序、提高效率、改進服務等方面提出支持“三創”的具體辦法。大力弘揚為企業、為基層服務的精神,牢固樹立積極進取、爭創一流的工作作風,創造出全省工業戰線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和濃烈氛圍。
三、建立保障體系,確保活動有序推進。一是明確職責,加大考核力度。緊緊圍繞“三創”各項活動任務,明確各處室、各單位的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要求把組織好、開展好“三創”活動擺上日程。制定嚴格考核辦法,實行目標考評,並將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年底目標責任考核。二注重宣傳,營造濃厚氛圍。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作用,積極聯系省電視臺、東北網等多家新聞媒體,從“三創”活動動員大會開始,對全委開展活動進行全面宣傳,全力營造濃厚氛圍。邀請了省電視臺、電臺、黑龍江日報、東北網等多家媒體對委主要領導進行了專題采訪,並在省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黑龍江日報等多家媒體播出刊載。三是建立制度,形成長效機制。堅持把“三創”活動作為深入推進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舉措,作為構建“和諧有為工信”的一項長期工作抓牢抓實。形成了以領導小組為核心的統一協調機制,建立督促檢查制度、重大事項及工作開展情況定期溝通制度和考核獎懲制度,委“三創”活動領導小組將組織有關處室和單位采取召開匯報會、經常性督查、隨機抽查等方式,進行即時檢查推動,確保“三創”活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