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9日訊 自2007年起,牡丹江市實施『金融強市』發展戰略,即通過環境建設、資源整合、金融創新等舉措,留住、激活、用好域內資金,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該市通過項目打造、機構對接、產品拓展等途徑,加速引進域外資金,促進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截至2011年底,牡丹江市擁有各類金融企業達89家,金融業總資產合計達1123億元。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餘額增幅達22.5%,高出全國9.8個百分點。
該市實施的『金融強市』發展戰略有力地推動了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截至去年底,全市中小企業已達10300戶,吸納45萬人就業;中小企業繳納稅金近60億元,佔全市財政總收入的60%。
信貸扶持為企業雪中送炭
『有了這筆貸款,企業就有了充足的資金進行玉米深加工。』日前,牡丹江市鏡泊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學鋒與牡丹江市農村信用社簽過2億元貸款協議後滿臉欣喜。近幾年,隨著『金融強市』戰略的持續深入實施,該市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在得到金融部門信貸扶持後,充滿生機和活力。
由於歷史原因,牡丹江市曾是金融高風險、高不良貸款的『雙高』地區,一度形成銀行懼貸、惜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難貸的局面,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為破解這一瓶頸,2007年,牡丹江市實施『金融強市』戰略,通過打擊惡意逃廢銀行債務,優化金融環境,打破了銀行懼貸、企業難貸和風險難化的惡性循環,創新成立了東三省第一家以政府為依托的綜合性投融資服務機構——牡丹江市融資服務中心,充分發揮金融招商引資、平臺中介服務和融資項目孵化三大功能,先後引入了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等13家域外金融機構來牡丹江開展業務,引入交通銀行、省鑫正投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等在牡丹江設立分支機構,為域內外金融機構提供推介項目400餘個,成功融資50多億元,支持了華宇境外園區、光伏產業園、中俄信息產業園等市級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
截至2011年底,牡丹江市擁有各類金融企業達89家,證券營業部9家,融資性擔保公司18家,小額貸款公司24家,金融業總資產合計達1123億元。去年,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餘額增幅達22.5%,高出全國9.8個百分點。2011年,牡丹江市榮獲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稱號。
融資新途徑『四兩撥千斤』
2011年10月,貨物遠在俄羅斯境內,東寧機電產品展銷中心就從國內拿到了300萬元的貸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這筆貸款是我省唯一辦理物流質押監管的專業融資公司——『哈牡綏東』投資有限公司以『海陸倉』方式放出的。『哈牡綏東』投資有限公司是『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的示范和先導項目,也是我省首家取得了『現貨倉』監管權和物流擔保資質的公司,它從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問題入手,以『四兩撥千斤』的資金投入,整合全市區域內現有的庫房、市場、堆場等物流資源,釋放區域內加工企業、商業企業潛在的龐大原質料、產制品和商品等動產融資能力,搭建經濟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在該市融資服務中心的引領下,除『海陸倉』外,全市還先後創造性地采取『倉單質押』、『保兌倉』、『融通倉』、『委托加工』、『企業職保』、『庫外監管』和『質押擔保』等貸款形式,為牡丹江市中小企業融資11.8億元。
中小企業群橕起財政半壁江山
今年,牡丹江市將加大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引導金融部門設立中小企業信貸機構,引進境內外民間資本和戰略投資者,新建或新增入股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做強擔保等融資中介機構,引導金融機構系統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開展固定資產、流動資產、股權、知識產權、應收賬款等全方位抵押、質押融資服務。
據了解,牡丹江市實施『金融強市』戰略以來,有力地助推了中小企業的快速成長。截至2011年底,全市中小企業已達10300戶,吸納45萬人就業。去年中小企業繳納稅金近60億元,佔全市財政總收入的60%。
背景鏈接
- 2007年,牡丹江市實施『金融強市』戰略,在全省創新成立了東三省第一家以政府為依托的綜合性投融資服務機構——牡丹江市融資服務中心。
-自2007年起,牡丹江市先後成功引入了浦發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等13家域外金融機構,引入交通銀行、省鑫正投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等在牡丹江設立分支機構,成功融資50多億元。
-牡丹江市現已孵育各類金融企業達89家,其中,證券營業部9家,融資性擔保公司18家,小額貸款公司24家,2011年,牡丹江市榮獲中國金融生態城市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