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路出城口的“哈爾濱第一門”冰景(記者拍攝於2月12日)
哈大高速出城口商業廣告林立
長春世紀廣場本報資料片
生活報3月10日訊 “看到冰燈了,我到哈爾濱了。”今年的農歷正月初六,廣州市華東師范附屬小學學生劉思承和家人來哈爾濱市旅游,乘車從機場到市區的途中,看到建在機場路出城口轉盤道中間的大型冰景時,他不禁驚喜地叫了出來。
劉思承之所以能夠知曉到了哈爾濱,正是因為他看到了地標性景觀——冰燈。但冰燈只有冬季纔有,除了冰燈,游客還能憑借什麼辨認哈爾濱呢?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除了冰雪景觀這個代表哈爾濱文化符號的地標外,哈爾濱市的出城口,幾乎都沒有作為常態的具有文化內涵的景觀。“出城口不僅是城市的進出節點,還是對外地客人第一眼的展示,不但要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還應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底蘊。哈爾濱市目前的出城口只有商業廣告牌,沒有關於哈爾濱冰雪文化、冰城夏都等的公益性宣傳,太缺少文化內涵了。”哈爾濱市城市規劃設計專家李洪濤說,在這一點上,臨近的長春市和他曾經考察過的呼和浩特市就做得比較好。
商業廣告煞風景
“一塊、兩塊、三塊……”當數到二十多塊時,從佳木斯來哈爾濱市的劉先生感覺到花眼了,“這麼多大廣告牌,都是商業宣傳,咋就沒有一塊是宣傳哈爾濱形象的廣告牌呢?”
近日,劉先生駕車來到哈爾濱與朋友聚會。到哈爾濱市後他與朋友開玩笑說:“哈爾濱的商業味道可真濃啊,沒進城區我就感覺到了。”
在哈爾濱市各大出城口,隨處可見林立的大廣告牌。5日,記者在京哈高速路出城口附近看到,巨大的商業廣告牌充斥著道路兩側。附近居民告訴記者,有些廣告牌已經豎在那裡好幾年了,內容和形式一直沒有多大變化。
在機場路、哈大、哈五、哈同、哈阿等出城口,同樣有很多廣告牌,涉及大型批發市場、酒店、金融、工業生產企業,甚至有公墓方面的廣告。
在京哈出城口,一位途經此處的外地司機告訴記者,他跑長途貨運到過不少省份,多數城市出城口的路邊雖然有商業廣告,但也有很多公益廣告,且廣告牌風格、樣式統一,看上去井然有序。
出城口留影不見地標景觀
三年前,哈爾濱市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孫永強送同江市的朋友離開哈爾濱市,當時,哈同出城口還設在金家收費站。臨別時,朋友提出要在出城口留影,找了半天卻沒有找到與哈爾濱有關的地標景觀。“金家收費站雖然是哈爾濱東邊的出城口,可是以金家兩個字為背景也代表不了哈爾濱啊!”孫永強說,最後朋友表示不留影了。
去年冬天,孫永強再次邀請這位朋友來哈爾濱市看冰燈,臨走依然送到出城口,不過這時的收費站已經從金家移址到團結鎮,改名為哈東收費站。“雖然由金家改名為哈東算得上是一個進步,但也僅僅是名字上的改變而已。”孫永強說,他到同江,朋友在送別時總習慣在同三公路起點的雕塑前留影,盡管那只是一個由“同江”二字漢語拼音開頭字母T和S組成的鋼質雕塑,但地域特征明顯,令人難忘;再看看哈同出城口,西邊就是進入主城區的先鋒路,北側是民房,南側是一片漫坡高崗,除了“哈東”兩個大字,無任何與哈爾濱有關的標志,連綠化景觀都很少。
事實上,其他出城口也存在同樣的問題。5日,記者在作為哈爾濱南大門的京哈出城口看到,除了“京哈”兩個明顯的漢字標志以外,沒有任何代表哈爾濱的地域性質符號;在哈大、哈阿出城口,同樣沒有體現城市特色的景觀。
今年冰雪節前,哈爾濱開始大力營造“滿城冰雕雪塑”的景觀氛圍,將整座城市打造成冰雪景區,其中機場迎賓路零公裡處修建了“哈爾濱第一門”冰景。這讓今年春節期間從廣州來哈爾濱的小學生劉思承十分興奮,同時哈五出城口也修建了大型雪雕,但這種受季節控制的景觀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長春出城口景觀建設可借鑒
那麼,哈爾濱的近鄰長春市的出城口是如何建設的呢?據長春市建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提起長春的各大出城口廣場,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世紀廣場。世紀廣場地處長春市東南城區去往龍嘉國際機場的必經之路上,該環島式廣場是2001年1月修建的,取“進入21世紀”之意,被命名為世紀廣場,總面積8萬多平方米,是長春市最大的街心廣場。廣場中心建築由“世紀之聲”和“世紀風”組成。“世紀之聲”由21根直徑1米、高38米的白鋼柱組成,每根鋼柱向左右伸出100個枝杈,象征新世紀的生命之林植根於大地,每個枝杈上掛著1只編鍾,共2100只,隨風發出悅耳的聲音。“世紀風”被“世紀之聲”環抱,由紅黃藍三色構成,外形抽象、似鳥非鳥,寓意著長春市民要在21世紀勇往直前。
李洪濤曾經對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209國道出城口改造進行過考察。據他介紹,呼和浩特市對209國道出城口的街景進行了綜合整治,拆除了街兩側有礙觀瞻的建築物,並加大道路兩側綠化、美化力度,凸顯民族文化,同時將議事廳、文廟等沿線古建築恢復原狀,打造特色鮮明的民族歷史特色景觀街,並建成一條民族文化雕塑長廊,利用泥雕、石刻等多種表現形式使長廊兼具文化和科普特征,又體現美學藝術特征,起到造景和育人的雙重作用。
專家:景觀規劃應體現冰城多元文化
“出城口作為城市的門戶,代表的是城市的整體形象,出城口規劃應該彰顯城市的文化氛圍。”7日,李洪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哈爾濱這座城市兼容了女真金源文化、京都移民文化、外僑文化、國際貿易文化、工業科技文化、冰雪文化六大方面的特點,形成了一個中西文化交融、古今文化兼容、生態人文文化並蓄的多元化復合型的文化型城市,多元文化讓哈爾濱這座城市具有歷史價值和獨特風格。距離哈爾濱市區20多公裡的阿城區是金源文化的發祥地,金上京遺址就坐落在那裡,哈阿公路出城口在進行景觀規劃時,應利用雕塑等形式將金源文化表現出來,並在每座雕塑旁邊用文字加以說明,形成一條文化長廊。
李洪濤說,從文化角度來講,哈爾濱素有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音樂之都、啤酒之城的美譽,這些都是哈爾濱的無形財富,所以,要讓來到哈爾濱的外地游客一到城門口就能體會到冰城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