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北京3月11日訊(記者 孫曉銳)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馬立群提出,目前,在我國老工業基地城市發展中發現的一些問題亟待國家予以政策層面的支持並加以解決。
馬立群委員告訴記者,在國家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的推動下,尤其是“十一五”時期,以我省齊齊哈爾市為代表的老工業基地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為老工業基地城市進一步調整改造和振興發展奠定了基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稅金“十五”期間年均分別增長19.2%和13.3%,“十一五”期間分別增長26.9%和20.4%,主導產業和骨乾企業不斷壯大。
在調研過程中,看到成績的同時,馬立群委員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有些問題是齊齊哈爾市的個性化問題,很多問題是老工業基地城市發展中的共性問題,相當一部分問題需要從國家政策層面給予解決。
馬立群委員建議,為適應現代化城市建設發展的需要,逐步調整優化市區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快舊城改造步伐,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鼓勵二產企業特別是污染嚴重和軍工企業實施“退二進三”。一是建議在地方將土地差價部分全部用於企業搬遷外,差額部分都由國家補助;二是給予新遷建設用地指標,用地選址執行國家重點工程選址政策,用地指標實行年度計劃單列;三是對搬遷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昇級項目給予補助。
馬立群委員認為,國家實施對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優惠政策,在支持和扶持企業發展的同時,應盡量減少對地方財力的衝擊,避免“中央出政策,地方減財力”。建議將現行增值稅中央75%、地方25%的分配比例,調整為中央25%、地方25%,其餘50%返還給企業;同時將現行企業所得稅25%稅率,參照高新技術企業15%稅率執行。地方政府減少的10%稅收,由中央通過轉移支付予以補助。
馬立群委員說,僅齊齊哈爾市,就有1569戶廠辦集體企業多數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10萬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尚未妥善解決。建議國家對“廠辦大集體”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等費用給予60%的補助,其餘由地方承擔;將企業參保費率由22%降到12%,其差額由國家補助。
東北老工業基地屬於北方高寒地區,企業職工生活困難。馬立群委員建議,國家將退休職工取暖費和一次性獨生子女費給予50%的補助;參照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或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政策,對老工業基地城市棚戶區改造予以補助;將齊齊哈爾等重要老工業城市列為利用住房公積金建設棚改回遷安居房的試點城市。
關於金融方面的政策,馬立群委員建議,國家鼓勵全國500強民營企業到老工業基地試點城市設立私有村鎮銀行;對於老工業基地企業在創業板、中小企業板上市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適當放開老工業基地農村金融市場限制,允許以農村土地資產抵押貸款。
圍繞企業發展方面的具體政策,馬立群認為,應按照國發〔2009〕11號《國務院關於印發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文件規定,對使用國產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項目業主單位給予必要的補助;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出臺實施細則,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國家在重大技術裝備科研、攻關設計項目研發經費方面,對重點企業給予支持。
此外,建議國家給予在若乾年內不減少實際耕地的老工業基地城市“保護耕地補貼費”,以調動其保護耕地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