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代表建言民營經濟大發展大提昇
2012-03-12 08:20:3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2日訊 『落實並完善促進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激發科技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活力。』這些天來,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加快小微企業發展的訊息,如縷縷春風蕩漾在我省人大代表們的心頭。

  黑龍江,作為資源能源相對富集的省份,實現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其必由的路徑之一就是堅守實體經濟發展方向,加快民營經濟的大發展大提昇,讓小微企業『繁星滿天』,成為實體經濟的活水源頭。

  從『暗流湧動』到『活水源頭』

  無疑,發展實體經濟是今年的工作重心。而小型微型企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也終於不再沈默,由『後臺』走向了『前臺』。

  在獲得尊重和認知的背後,是國際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更有國內結構調整、產業昇級的內在壓力。

  去年7月,有關部委聯合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首次增加了『微型企業』一類。經濟學家厲以寧說,農民的果園、蔬菜大棚和家庭養殖場實質上也是小微企業。

  『應把培育和發展小微企業作為重要戰略舉措。』擔任北京黑龍江企業商會名譽副會長的尤全喜代表更是將小微企業提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他向記者形象地比喻:『大企業富國,小企業富民。』

  來自兩會的媒體報道稱,作為民營經濟大省的浙江,到2011年底,全省個體工商戶達到230萬戶,民營企業達到72萬戶,平均每18個浙江人中就有1位個私經營者。目前,民營經濟的貢獻率佔全省生產總值的60%。近年來,我省民營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8%,今年我省提出力爭提高到50%以上的目標。

  記者從本屆人代會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中看到,今年國家將大力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重點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符合產業政策的小型微型企業發展。

  齊齊哈爾市工商聯主席隋熙明代表說,黑龍江有豐富的資源、良好的環境,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了難能可貴的條件。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小微企業這個群體,出臺的政策含金量很高,為中小企業大顯身手提供了舞臺。

  一有雨露就發芽一有陽光就燦爛

  有報道稱,今年春節後,浙江召開了民營經濟萬人大會,明確了『調結構、抓轉型、重投入、興實體』整體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大提昇的思路。

  『小微企業機制靈活,生產要素集結快,成長性好。一有雨露就發芽,一有陽光就燦爛。』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岳國君代表說,浙江的做法傳遞出一個信號,雖然今年的整個國內外大環境大家比較擔心,可能會影響到實體企業,但國家在宏觀調控方面應該會有對策。

  要學南方的『群狗經濟』。代表們提出,我省有一大批乙烯、汽車、飛機、電站設備、重型機械制造等骨乾企業,可以爭取國家政策支持,通過國有企業的規模擴張、技術擴散、零部件加工,搞好吃配項目和延伸加工,發展專業化的配套企業,帶動一大批小型民營企業的發展。而糧食、畜禽、亞麻、馬鈴薯、山特產品、乳制品、果蔬等更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深加工,完全能夠將農產品加工業做大做強,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富裕農戶。不僅如此,近年來,我省一些地方蓬勃興起一批小微型生產加工企業,有木藝加工、亞麻編織、塑編、柳編、工藝地毯、黑陶、靺鞨繡等等。其中,始建於1994年的尚志元寶山制筆廠,年產鉛筆3億支,產品大部分出口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產品佔國內鉛筆市場67%以上份額,吸納3000多人就業。代表建議,利用和發揮好這些小企業形成的產業、競爭和品牌優勢,形成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出更多的產業名市、名縣、名鎮等區域品牌。

  松綁小微金融 破解『兩難一高』困境

  櫻桃好吃樹難栽。毫無疑問,良好的政策環境,讓人們一方面看到了小微企業的良好前景。但另一方面,如何幫助小微企業更好地成長、優化小微企業生存環境、解決小微企業面臨的各種問題,成為『兩會』期間人們關注的一大焦點。

  代表們普遍反映:融資難、用工難和成本高『兩難一高』問題已成為小微企業不得不逾越的『關山』。

  中國人民銀行黨校常務副校長周逢民代表說,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往往分散、量小、短期,同時抵押物不足。當前應盡快出臺支持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中小型金融機構的具體政策,放寬對金融機構的准入限制。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以減稅為中心,增加實體企業的利潤空間,切實減少稅種、降低稅率,增加小微企業的利潤空間。

  葵花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關彥斌代表說,在沿海地區已大力推進民營經濟機構調整、產業昇級、科技進步的今天,不得不談環境問題。一方面說明我們對經濟發展環境的認識有偏差,另一方面是工作推進力度不夠。對於經濟環境內涵的認識,不能僅僅停留在減免稅費之類的政策優惠和幾通一平的硬環境上,要樹立全新的經濟發展環境理念。

  『對企業自身來說,長期以來,我省民營企業小打小鬧、粗放經營,一直在走拼資源、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發展的老路。而今,必須要利用好國家政策,實現自身轉型,向科技型、深加工、集約化方向轉變,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工藝標准、技術創新,提昇競爭力。』代表們如是說。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