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12日訊 “代購點?賣什麼的呀?進去看看?”3月3日,記者在東風新村經五街一家店鋪門前,聽到幾位阿姨停下腳步議論,抬眼望去這家店鋪的門臉上貼著“網絡代購點”的字樣。
店鋪面積不大,主要是經營一些日用品,記者看到牆上貼著“網絡便利店”的宣傳畫,原來,這是一家網絡代購點。
“哦,就是幫別人在網上買東西,現在的人想得真周到……”幾位阿姨在了解了該店“賣什麼”的問題後,不由得嘖嘖稱奇。
就在此時,店裡來了一名老年顧客,想讓店主幫忙買一個水杯。他告訴記者,自己家離這個店就幾十米遠,前不久,他無意中看到了這家網絡代購點,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托店主在網上買了一副羽毛球拍。別說,這個羽毛球拍不但價錢便宜,而且用著也不錯。於是,他便經常光顧這裡,家裡缺啥少啥都在網上買。
“以前,看年輕人在網上買東西可羡慕了,現在只要花幾塊錢代購服務費,想在網上買啥都行。”這名顧客高興地說。
該店店主周女士告訴記者,該店是某網站推出的實體代購點的第一家,也是大慶首家成立的網絡代購點。
“有了像我們這樣的實體服務點,一些不會上網‘淘寶’、沒有開通支付寶或者需要秒殺某件商品的市民,就可以到我這裡來代購。”周女士說。
周女士稱,因為這是一個新興行業,有一些市民還不太了解,生怕找人在網上代購有風險。為了規避這種風險,她有自己的一套措施,首先她合作的網站都是知名度很高的網站,一旦遇到質量問題7天內是可以退貨的。另外,在幫人代購時,她會和對方簽訂一個書面合同,避免雙方產生糾紛。
那麼,在咱大慶,這樣的網絡代購點有多少家?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大慶有5家這樣的代購點,它們基本分布在社區超市和打字復印社內。而這種小型代購點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周圍1公裡范圍內的居民。
對於這種全新購物的興起,大慶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李旭峰表示,網絡便利店模式是一種新的電子商務模式,它會將線上的用戶引導至線下消費,在未來的2-3年內這種模式會在中國更加普及,借助互聯網和傳統商業的結合,可以讓市民實現“百米之內,滿足生活所需”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