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民政工作會釋放惠民信號,將再出新政溫暖困難群體
市區困難群眾住院即可獲救助
●率先在全國取消市區城鄉低保和五保對象住院救助病種限制
●萬餘名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標准分別提高860元和570元
●新建民辦養老機構7所,擬向困難群體老人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200元
東北網3月12日訊 3月9日,記者從全市民政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大慶今年將出臺多項民生新政,讓民生陽光將更溫暖地照耀困難群眾。其中,提高市區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水平、提高農村對象供養標准、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優撫擴面等新政有望於年內落實。
取消病種限制,十餘萬市區困難群眾住院即可獲得救助
“大慶市將在全國率先打破病種限制,救助對象只要持有效的低保證、五保證等證件,在定點醫院就診,一經診斷需住院治療的,即可獲得醫療救助。”當天,市民政局低保局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大慶市即將推出的這一重大民生新政。
據了解,醫療救助通常設有起付線或限定病種。此前,大慶市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范圍限定在器官移植、惡性腫瘤、病毒性肝炎、股骨頭壞死等40個病種內,在限定病種以外的病種不能獲得救助。但從今年起,大慶市將取消市區城鄉低保和五保對象住院救助病種限制,這些困難群眾只要住院即可獲得醫療救助。
救助病種“擴面”,救助標准也同步提高。據介紹,在各項病種的封頂限額內,大慶市將對救助對象規定病種內自付醫藥費部分按50%比例救助,對白血病、惡性腫瘤、紅斑狼瘡等重要疾病患者,將適當提高封頂限額標准。
據悉,入院者在獲得了60%的醫療報銷後,大慶市還對其自付部分的50%給予救助。舉例說明,假如一困難群眾因病住院治療花費6000元,個人實際上只需花費1200元。
供養標准提至3180元和2290元,萬餘五保對象生活更有保障
五保供養的對象是指村民中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無勞動能力的;無生活來源的老年人、殘疾人和未成年人。
目前,大慶市五保對象有一萬餘人,對這些五保對象的供養形式分為分散供養和集中供養。此前,大慶市五保供養的標准為集中供養每人每年不低於232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年不低於1720元。今年,這一標准將被分別提高860元和570元,更好地保障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
日間照料社區全覆蓋,60歲以上農村籍退役兵發放補助金,老人生活更舒適
截至去年年底,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達到33萬,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1%,近萬名老人急需養老服務。今年,大慶市將不斷建立及完善居家養老服務為核心、社區組織為依托、公辦機構為引領的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機構方面,在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50所民辦養老機構的基礎上,今年新建民辦養老機構7所,新增床位1000張。同時,不斷加強社區日間照料場所建設,在已建成的201所社區日間照料場所基礎上,再建立日間照料場所40處,實現社區全覆蓋。
加強對困難群體老人的照顧,擬向“三無、低保”等困難群體老人每月每人發放生活補貼200元,社區方面加強15分鍾助老生活服務圈建設,在生活上給予幫助。
此外,大慶市還將向符合享受60周歲以上農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補助人員發放補助金,推動縣以上優撫醫療定點醫藥100%實行“一站式”結算。
醫療報銷後再給報一半
-爭取將社區工作人員工資提高到最低工資標准的2倍
-農村五保對象集中和分散供養標准分別提高860元和570元
-新建民辦養老機構7所,新增床位1000張
-對“三無、低保”等困難群體老人每月每人發放生活補貼200元
3月9日,大慶市召開全市民政工作會議,會議公布了多項民生政策的實施計劃,確定了26項重點工作,件件都傳遞著惠民的聲音、溫暖著困難群眾的心。
社區人員待遇提高
在加快推進和諧社區建設方面,大慶市將加強示范社區建設,使全市70%的城市社區達到和諧社區標准。除了創新社區管理體制、推進“百項服務”進社區、開展社區文化服務以外,還將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待遇。
2012年,爭取將社區工作人員的工資提高到最低工資標准的2倍,將長期義務獻工無報酬的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居委會居民小組長誤餐費納入財政預算,每人每月補助200元;提高離崗居委會主任生活補貼標准。
“五保戶”更有保障了
在農村,人們習慣把五保供養的對象稱為“五保戶”。目前,大慶市五保對象有1萬多人,對這些五保對象的供養形式分為分散供養和集中供養。
分散供養的五保對象,要由鄉(鎮)人民政府、受委托的供養人和五保對象簽訂五保供養協議,約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落實服務責任和幫扶措施。在敬老院集中供養的五保對象,要簽訂入院協議,明確相關責任和義務,對保障供養對象吃、穿、住、醫、葬等負全責。此前,大慶市五保供養的標准為集中供養每人每年不低於2320元,分散供養每人每年不低於1720元。今年,將再次把標准提高到860元和570元,更好地保障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
新建民辦養老機構7所
大慶市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60歲以上老人已達35萬,佔總人口的11.7%,因此,加快發展老齡事業迫在眉睫。
在打造養老服務體系方面,首先要搞好養老機構規劃布局,擴大宣傳,吸引民間資本,在目前已投入使用的50所民辦養老機構的基礎上,今年新建民辦養老機構7所,新增床位1000張。
另外,還將加強社區日間照料場所建設,在已建成的201所社區日間照料場所基礎上,再建立日間照料場所40處,實現社區全覆蓋。
在居家養老服務方面,重點落實困難群體老人生活補貼,對“三無、低保”等困難群體老人每月每人發放生活補貼200元,全面推行社區15分鍾助老生活服務圈。
提高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水平
2012年,大慶市將取消市區城鄉低保和五保對象住院救助病種限制,在封頂限額內,對救助對象“三項目錄”內自付醫藥費部分按50%的比例救助。對部分重大疾病患者,提高封頂限額標准。
醫療救助通常設有起付線或限定病種。此前,大慶市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范圍限定在器官移植、惡性腫瘤、病毒性肝炎、股骨頭壞死等40個病種內,在限定的病種以外就不能獲得救助。為了讓困難群眾更加受益,大慶市率先打破病種限制,救助對象只要持有效的低保證、五保證等證件,在定點醫院就診,一經診斷確需住院治療的,即可獲得醫療救助。
另外,大慶市還將提高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標准。在封頂限額內,對救助對象規定病種內自付醫藥費部分按50%比例救助。也就是說,入院者在獲得了60%時的醫療報銷後,還可以多拿到自付部分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