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12日訊(記者 侯巍) 農墾紅興隆管理局深入開展創業、創新、創優活動,通過提昇思想素質在領跑中助力,提昇執行能力在領跑中加速,提昇隊伍作風在領跑中保障,如期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發展目標。
加強思想建設,提昇理念,在引領科學發展上創先爭優
紅興隆管理局把思想建設作為創建黨的建設模范區首要任務,提出了“黨建也是生產力”的新理念,通過“物化”融合,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實施“農業立局”戰略。“十一五”期間累計投入農田水利、現代農機裝備和農業綜合開發資金23.75億元,改造治理農田綜合效益面積280萬畝。累計生產糧食288.3億斤,比“十五”期間增長62.4%,年均增長10.7%。八五二連續六年榮獲國家糧食生產先進農場稱號。在去年墾區四大作物高產攻關創建中,紅興隆獲得六項第一,有四個農場榮獲先進單位。實施“工業強局”戰略。五年來,全局工業實現年均增長15.6%,完成新建、技改和擴建項目80餘個,總投資40億元。招商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9個,其中億元以上大項目5個,累計拉動工業增長85個百分點。2010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7.5億元,同比增長28.1%,比“十五”期末增長106%。工業園區建設納入重要日程,為加快推進工業強局戰略提供了新動力。實施“城鎮樹局”戰略。2009年以來,新建住宅500萬平方米,撤並作業站284個,拆除泥草房33萬平方米。局直十項民生工程和友誼、紅旗嶺、饒河、北興等農場的高標准住宅區已初步形成。在城鄉一體化建設上,累計向地方推廣五大作物優質高產栽培模式525萬畝,完成代耕1430萬畝,拉動農村種植基地310萬畝,接納地方學生9300人,診治農村患者8.5萬人次。
加強組織建設,提昇內質,在助力群眾致富上創先爭優
管理局黨委要求各級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要樹立“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不稱職”的觀念,拿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抓好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把組織建設作為創建黨的建設模范區的基礎,采取“由點連線,由線連片,由片連區”的創建措施,充分發揮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在服務職工群眾上發揮了助力作用。
以示范點建設為突破口,把黨的建設模范區建成典型經驗示范區。2012年打造以管理局局直為黨建示范中心、以全局三條主要交通乾線為黨建示范帶,以20個總局級、100個管理局級、300個場處級黨建示范點為輻射面的紅興隆“黨建千裡示范長廊”,使黨建示范區覆蓋面不斷擴大。通過黨建示范體系建設,設立黨員先鋒崗300多個、示范崗200多個、示范窗口45個,湧現出黨員科技示范戶5000戶,輻射帶動農戶6萬戶。
以“黨建1+1模式”為探索,把黨的建設模范區建成改革創新試驗區。友誼、八五二、八五三、五九七農場定位於“黨建引領現代農業核心試驗區”;饒河、北興農場定位於“黨建引領社會和諧普惠區”;二九一、紅旗嶺、寶山農場定位於“黨建引領新農村建設先行區”;江川農場定位於“黨建引領食品工業骨乾區”。通過功能區建設,黨建引領和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友誼農場通過加強黨組織建設,助推了領跑現代化大農業,高產創建工作獲得農業部玉米高產創建項目第一、總局大豆高產創建項目第一佳績。2010年,該農場榮獲農業部授予的“全國糧食生產標兵場”榮譽稱號。
以特色實踐為載體,把黨的建設模范區建成群眾致富樣板區。通過廣泛開展黨員公開承諾和掛牌上崗活動,黨員爭創群眾滿意窗口、優質服務品牌、優秀服務標兵。八五三農場公交汽車站結合行業特點創建“溫情驛站”黨建品牌,讓旅客進站有親切感,候車有舒適感,離站有留戀感,乘車有安全感。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黨員110”、“黨員講壇”、“黨員分類目標管理”、“六站合一”等黨建品牌在服務群眾中發揮了顯著作用。全局共建立黨員服務區1000多個,黨員“110”服務組織600個,志願者服務組織200個。2010年,總局級黨建示范點饒河農場南通河管理區實現人均純收入6.7萬元,全局人均純收入達到15034元,同比增長17.2%。
加強作風建設,提昇形象,在保障社會和諧上創先爭優
把作風建設作為創建黨的建設模范區的重點。管理局黨委不斷要求黨員乾部要樹立公僕意識,全面啟動了“清風淨土”工程。2010年,完成各類高標准示范點建設33個,層層簽訂《反腐倡廉崗位責任書》2023份;推廣了“一廳一站一卡”和金融機構代辦“一卡通”等方式結算土地承包費,有428名領導乾部及其家庭成員退出土地10.4萬畝;去年共查辦各類案件35起,挽回經濟損失384萬元。2010年城鎮集中供熱面積比“十五”期末增加近1倍。2011年全局建築面積達280萬平方米。累計新建通村公路和城鎮營區道路1415公裡,是“十五”公路建設裡程的9.1倍,新建客運站點124個。累計完成人畜安全飲水工程109項,惠及6.5萬人。
“十二五”時期,農墾紅興隆管理局將圍繞全產業鏈建設,著力實施農業立局、工業強局、城鎮樹局、文化興局、旅游名局戰略,著力打造品牌紅興隆、效率紅興隆、和諧紅興隆、魅力紅興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推進現代化大農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