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內,醬油淌滿地。
東北網3月13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安全巡查執法支隊根據群眾舉報,取締一處勾兌醬油、食醋的黑加工點,該加工點的釀造產品是由香精、鹽、調味液勾兌而成。執法人員現場查扣4噸待售成品,對半成品進行排放,對封裝機等設備進行破壞性處理。
根據群眾舉報,執法人員來到道裡區機場路18公裡處溫家窯村的一處加工點,此時該加工點內空無一人,取暖的爐火已經熄滅,旁邊的白色塑料大罐上蒙上一層灰塵,罐子下方連接一個水管,醬油、陳醋就是從這兩個大罐內流出,再被分裝到5昇的塑料瓶內,通過牆角的封裝機把瓶口封死。現場地上灑落黑乎乎的醬油。在一處牆角的紙箱處,執法人員找到“香大牌特鮮醬油”、“黃豆醬油”、“山西陳醋”、“9℃米醋”等商標。在倉庫間,執法人員看到已經封裝好的5昇裝醬油、陳醋,四個一包裝堆在一起,在旁邊靠牆處一些封裝好的紙箱醬油,執法人員估計這些成品大約3-4噸。在室外的棚內還有數千個塑料空桶。據舉報者反映,這些假貨基本流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
哈市質監局食品安全巡查執法支隊一科科長劉學介紹,該加工點共生產四種產品,除了特鮮醬油為袋裝產品,其他三種產品均為桶裝產品。產品外包裝標注廠名為哈爾濱市香大食品有限公司,標注的生產許可證編號經查詢為哈爾濱市華東調味品廠的,該加工點所造產品的生產許可編號系冒牌編號。在公安部門的配合及見證下,執法人員將加工點內約4噸的成品、原料及塑料桶異地扣押,對封裝機和塑料大罐進行了破壞性處理,將塑料大白罐內約有3噸的醬油、食醋進行排放處理。
據劉學介紹,該產品外包裝上注明為釀造醬油,但實際上查封的假貨均為勾兌醬油,按照中國醬油生產標准,釀造醬油必須用大豆、小麥和麩皮為原料。而這個黑加工點用醬色、食用香精、黃原膠、無鹽味精勾兌醬油,執法人員還發現一種調味液體,初步懷疑是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根據經驗這種調味液在酸水解過程中會生成二類致癌物質三氯丙醇,對人體危害極大。而食用陳醋也懷疑使用工業冰醋酸原料。目前,樣品已經送到質監部門化驗。
該黑加工點無生產許可,且衛生條件差,沒有消毒、檢測等必備設施,不具備生產條件。相關部門將銷毀全部偽劣產品,並對嫌疑人進行依法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