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3月14日訊 佳木斯市是國內農機應用和農機裝備制造業最早、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近年來,佳木斯市始終將農機產業做為全市產業項目的重點,致力於東北農機城建設,農機產業發展迅速,湧現出一批在國際國內領先的農機制造企業集群。
經過多年的發展,佳木斯市農機化程度和農機裝備水平始終位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在大中型谷物聯合收割機、玉米聯合收割機、中馬力拖拉機、水稻插秧機等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和特色。擁有收獲機械、牽引機械、播種機械、整地機械及配套農機具等四大門類80餘種系列產品。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農機生產企業25戶,年銷售收入27億元,佔全省農機產業的70%。目前全市收獲機械主要生產企業有迪爾公司、常發佳聯、東華收獲、樺聯機械制造等5戶企業,綜合生產能力1.39萬臺,主要產品有大中小型聯合收割機、稻麥割曬機等,產品省內市場佔有率99%。動力機械主要生產企業有驥馳公司、富錦龍江拖拉機公司兩戶企業,均以生產中小型拖拉機為主。播種插秧機械主要生產企業有樺聯機械制造、佳聯收獲、東華收獲等4戶企業,主要產品有高速氣吹式精密播種機、高速水稻插秧機、手扶式水稻插秧機及配套旱田播種機,年綜合生產能力5000臺。整地機械主要有融拓北方、樺聯機械制造公司兩戶企業,主要產品有圓盤犁、水平回轉犁、水田耕耙平地機、倒角機、耙片等。
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將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綜合開發試驗核心區建設,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對俄地緣優勢和雄厚的農機產業基礎,力爭通過五年的努力,使佳木斯市農機產業發展水平明顯提昇,農機生產總量明顯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在農機科研、生產、流通方面,把佳木斯市打造成為具有較強規模優勢、技術優勢、產品優勢、市場優勢的新型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做大收獲機械:以小麥、大豆、玉米、水稻育秧聯合收割機為重點,開發多功能大型聯合收割機、玉米收割機,加強甜菜、馬鈴薯、蔬菜等經濟作物收獲機械的開發,提高市場佔有率。
做強播種插秧機械:以大型智能化精准播種機、高速精密插秧機為重點,開發為120馬力大型拖拉機配套,可應用衛星定位的大型智能化精准播種機、免耕覆蓋施肥氣力式精密播種聯合作業機,開發水稻工廠化育秧設備和高速精密插秧機、步行式水稻插秧機、高速乘座式插秧機等產品。
大力發展動力機械:以生產大中型拖拉機為重點,發展80-160馬力大型拖拉機,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市場份額,帶動整地機、耕播機等牽引農機具發展。
建設大型農機具生產基地:發展復式少耕整地機、高速圓盤耙、松耙聯合整地機、高速節能耙等高效節能裝備,提高整地機械技術水平。 到2015年,全市計劃投入50億元,加快農機產業園區、農機科研中心、檢測中心、農機大市場、農機物流園區等農機產業支橕平臺和農機產業項目建設,使收獲機械生產能力由1.39萬臺增加到4萬臺,動力機械生產能力由1.2萬臺增加到5萬臺,播種插秧機械等生產能力由5000臺增加到2萬臺。2016年,全市農機產業銷售收入突破70億元,力爭達到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