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東寧植樹期較往年提前一個月
2012-03-14 10:24:4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良武 孫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4日訊 一場春雪過後,乍暖還寒的東寧縣搶前抓早,在全省率先掀起植樹造林熱潮,植樹期較往年至少提前一個月左右。10日,記者看到,在東寧縣城北面的山坡上,40多名農民正在有序地將3米多高的紅松樹苗栽進挖好的樹坑裡。據承包該地塊的東寧順風公司工作人員張濤介紹,此次植樹面積達75畝,將栽植5000餘棵紅松。

  自2003年以來,東寧縣堅持不懈開展生態建設,探索出“誰栽植誰受益、競價發包河灘荒地、向社會公開招拍掛”等生態建設有效機制,充分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在國家沒有任何政策支持的情況下,他們自籌資金6000多萬元,先後開展了“保護母親河”行動、侵蝕溝治理工程、插柳護岸工程、封山禁牧工程,並與綏陽林業局聯合實施了“縣企共建退耕還林工程”。目前,該縣已累計退耕還林27萬畝、插柳護岸6201畝、治理侵蝕溝2325畝,建成了鳥青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邊境國防林等4個縣級自然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83.2%,成為全國沿邊首個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十年來,東寧縣不換思路不變調,始終將生態建設作為全縣工作的重中之重,累計拿出400萬元用於獎勵生態建設先進單位和個人,全縣湧現出一批“生態書記”、“生態鎮長”和“生態村官”。同時,通過啟動大榛子、紅松堅果林等林果接續增收工程,使全縣造林綠化百萬元戶達到656個,經濟與生態相互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成效初顯。

  今年,東寧縣計劃植樹造林11萬畝。該縣林業局局長張秀月說,按照縣裡制定的生態產業發展規劃,我們近期發展蕨菜、刺老芽和畜牧產業,中期發展大榛子、核桃、藍莓、藍靛果、林下參和葡萄,遠期發展紅松堅果林,力爭僅生態產業一項使農民人均增收2萬元。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