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建設生態型花園式新林區
2012-03-15 08:09:3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大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5日訊 憶往昔,大興安嶺人曾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接續產業尚未成熟、林木經濟份額偏大。2011年,大興安嶺全面轉型步入元年,從思想觀念、發展方式、工作方法上急需轉變,全區上下眾志成城、沈著應對,提出了『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的發展戰略,在生態保護、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這三大戰役中,攻堅克難,超預期地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在經歷了逆風跋涉的艱辛之後,大興安嶺人欣喜地迎來風雨過後的美麗彩虹。

  管資源富百姓 加快轉型步伐

  2011年是大興安嶺地區『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地委實施『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新戰略的首戰之年,地委行署確定了『十二五』的發展目標: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123.8億元,同比增長15.5%。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2億元,增長4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7.3億元,增長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預計實現14億元,增長6.3%;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實現55.2億元,增長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實現12480元,增長18.3%;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215元,增長20.4%。

  2011年,大興安嶺地區圓滿完成了一期天保工程各項建設任務,順利通過國家林業局的核查。認真組織實施二期天保工程,全面停止了主伐生產,木材產量調減到72萬立方米。查處各類資源林政案件348起,依法取締木材加工廠點19家,累計挽回經濟損失3960萬元。投入營林生產資金5.1億元,完成中幼林撫育385萬畝,人工更新造林5.4萬畝,從事營林生產人員達到14690人,人均月增收2876元。活立木總蓄積增加40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0.08個百分點,繼續保持雙增長。完成14個重點工程項目佔用林地審批,確保了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全區重點推進的33個產業項目,開復工25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納入省重點推進的13個產業項目全部開工建設。神州北極旅游休閑度假區、阿木爾藍莓產業園、塔河興森生物質能源等22個項目已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海諾斯脫硫劑、岔路口鉛鋅鉬礦、飛虎山鉛鋅多金屬礦等項目加快推進。北天源中藥飲片廠通過GMP認證,填補了大興安嶺地區沒有飲片加工企業的空白。轉讓富集區林冠下資源42.4萬公頃,野生藍莓集約化經營試點1025公頃,野生藍莓原果售價每斤達到25元,同比提高11.8元;黑木耳養殖3.05億袋,平均每袋利潤1元;馬鈴薯種植面積10.4萬畝,每畝純收入1000元;推廣『彩特美』細胞?生物技術5萬畝,大豆每畝增產11%。加格達奇機場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呼阿公路全線貫通,尤其是漠北高速公路竣工通車,改變了該地區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在項目的拉動下,旅游業實現接待人數299萬人次、收入27.5億元,分別增長34%、37%;農業、林產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18.9億元、8.5億元,分別增長6.4%、12.7%。

  全面完成了林業企業職工工資增長和取暖費發放工作,人均月工資接近2000元,同比翻了一番多,位居四大國有森工第一位。調整了地林直機關事業單位的津貼補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和取暖費補貼標准,人均月增資571元。棚戶區改造工程新開工244.27萬平方米,已交工118.09萬平方米,其中加區、呼瑪、漠河等地市場化、半市場化開發90萬平方米,節約資金6.54億元。全區泥草房改造6821戶,完成5831戶。積極開展『電視進萬家』捐助活動,使1428戶無電視家庭看上了電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經驗作為我省唯一典型在全國展播,職業學院成功申報首批省級骨乾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地區技工學校晉昇為國家高級技工學校,被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技師學院。全面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零差價銷售,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最高核銷限額分別提高到19萬元和5萬元。地區連續7年被評為全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市地,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在全國華北東北9省區市座談會上作了典型經驗介紹。

  以保護為前提 建花園式新林區

  記者在漠河縣北極鎮北極村看到,3月的北極村,前來找北的游人來自五湖四海,這裡既能體驗到俄羅斯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習俗,也能欣賞到北方少數民族的民俗風采和歌舞藝術。隨著北極村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高,作為全省重點推進的旅游名鎮之一,大興安嶺地區在北極村景區景點建設的風格上,力爭所有的建築沿江河、就山形、隨地勢、依林相,渾然一體,相映成趣,和諧統一。北極碑、北極神等標志性景點,凸顯大氣魄、大手筆。北極村的城鎮建設年年有新意,每年大不同。

  今年,大興安嶺地區將創新理念,准確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山水城鎮建設,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市場開發的原則,以加區、漠河、呼瑪、塔河等縣區所在地城鎮建設為重點,努力建設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生態型花園式小城鎮。全區將采取以獎代投方式投資1400萬元,建設呼瑪三卡鄉、漠河興安鎮、塔河依西肯村等10個生態型花園式中心鄉鎮村,其中4個鄉鎮年底達到省五星級驗收標准,將十八站鄉和韓家園村建成林農共建示范點。實施加區加北鄉城鄉一體化試點,在推進住房改造、環境建設等初步一體化的基礎上,逐步向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領域延伸,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十二五』富民願景

  大興安嶺力爭2015年全口徑財政收入翻兩番,林業在崗職工工資翻兩番。實現這一目標,一是通過大力發展礦山經濟,全力推進古蓮河、鷗浦等煤礦的擴能改造,加快岔路口、飛虎山等有色金屬礦建設,大幅度增加財政收入。二是通過加快發展旅游業,帶動交通、食宿、娛樂、零售等第三產業發展,促進財政增收、百姓致富。三是通過積極推進境外森林資源開發,加快主伐生產境外轉移步伐,再造一個大興安嶺,增強經濟發展實力。四是通過深入推進全民創業,鼓勵支持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乾部創事業,使全區人民盡快富起來。五是通過加大農業、林產工業、北藥等產業發展力度,加強山水城鎮、旅游名鎮建設,推動產品的精深加工和基本建設的更大投資,實現財政增收。六是通過全力開展招商引資,集中建設一批加工型納稅項目,切實增強財政實力。

  鏈接

  2012年民生項目大觀

  醫療

  教育就業保障房工資收入

  今年,新建成的大興安嶺地區醫院配齊醫療設備,6月末前完成搬遷,呼瑪、塔河、漠河三個新建縣級醫院年底前投入使用。還將投資1912萬元,將地區二院改建為大興安嶺地區精神病防治院,年內完成主體工程改造。

  教育

  今年,大興安嶺將實施學前免 費教育,在全省率先實行12年免費教育,新建4所、改擴建6所公辦幼兒園,年內改擴建項目全部投入使用。投資3000萬元,新建1處可容納1000名學生的國家級示范性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年內完成主體工程。

  就業

  通過招商企業吸納就業、發展非公經濟自主創業,年內城鎮新增就業1.3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保障房

  今年,全區新開工棚戶區19536戶、97.68萬平方米,續建棚戶區25270戶、126.18萬平方米,年末續建項目和新開工平房改造必須全部交工,新建樓房60%竣工。加快棚改小區配套建設,在加格達奇、塔河、漠河等地新建10個標准化示范小區。

  工資收入

  確保2012年林業企業職工增資不低於5%,逐步縮小與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差距。對機關事業單位按國家政策要求,及時調增工資,沒有政策要求的,創造條件提高工資性收入。開展森林撫育,生產季節人均月增收達到2800元以上。

  三供兩治

  重點完善基礎設施,大興安嶺地區將續建和新建16個三供兩治項目,重點推進塔河、漠河、韓家園給水和加格達奇燃氣工程,投資1522萬元,解決24個村屯1.6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加格達奇熱電廠2×135兆瓦熱電機組,年底前完成廠區和部分土建工程。投資1384萬元,對西林吉變電所、66千伏加松線、新林10千伏三區線和呼瑪10千伏橋西線進行改造,11月底前全部竣工。